這個「法國最危險的女人」,13歲開始陪父競選,18歲從政,49歲兩次競選總統。她是女版特朗普,更是法國版朴槿惠
![]()
她被稱為女版特朗普, 「法國最危險的女人」, 但其實她更是—— 法國版朴槿惠 瑪麗娜·勒龐沒有當上, 法國歷史上第一個女總統, 特普朗的奇蹟沒有再次發生! 在人人關注馬克龍的高中老師時, 地球人都知道了這次轟動全球的總統競選。
![]()
儘管輸給了馬克龍, 不過 瑪麗娜·勒龐也很讓人佩服, 敗選後反而淡定地隨着音樂翩翩起舞, 你快樂嗎?我很快樂!
![]()
開心的背後, 也許是她知道, 自己背後的政治影響力正在上升, 640萬的法國選民已經成了她的支持者, 而這只是個開始。
![]()
身着「以人民之名」T恤支持勒龐的人 一切要從她的父親 老勒龐說起。 漁夫,草根出身的父親, 法律專業畢業, 參加過法越戰爭和阿爾及利亞戰爭, 並於1956年開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
(1984年勒龐家庭合照) 1972年,他創立了自己的「國民陣線」, 因為其強烈的種族主義, 尤其是「反猶太主義」的色彩。 他遭遇了政敵的暗殺。 政敵把一枚5公斤重的炸彈扔在了勒龐家的公寓樓, 房子的前半部分被炸彈整個兒掀翻了。
![]()
1976年的爆炸案現場 在親歷了這場未遂的滅門慘案後, 8歲的 瑪麗娜·勒龐有了政治意識。 在她的自傳《逆流而上》里她曾寫道, 從她醒來知道爆炸事件發生時, 她便明白自己不再是個小女孩了。
![]()
瑪琳娜·勒龐2006年出版的自傳《逆流而立》封面 瑪麗娜·勒龐從此成了人們眼中的怪物, 而最讓她感到崩潰的是, 母親也在流言蜚語中離開了他們。
![]()
瑪琳娜·勒龐母親給《花花公子》拍照 彷彿被全世界拋棄了, 那是她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 她第一次意識到 「我的父親,沒有被平等對待。 我們一家人,沒有被平等對待。」
![]()
尼采說: 那些殺不死自己的, 會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和同樣親歷親人被殺,愛人離開, 遭受過孤立無援的韓國總統朴槿惠一樣, 瑪麗娜·勒龐選擇逆流而上, 因為在她們眼中, 父親是「保衞國家的正義使者」。
![]()
和沒有任何政治背景的特普朗不同, 瑪麗娜·勒龐說: 「父親把政治病毒遺傳給了我, 我吃飯、睡覺都離不開政治。」 她在 13歲時開始參加父親的競選活動, 18歲就加入了父親的國民陣線, 父親的政黨成了她一生為之奮鬥的對象。
![]()
年輕的瑪麗娜·勒龐與父親並肩作戰 她在父親的提拔下, 黨內地位超然擢升。 她被安排作為國民陣線的代表, 參加父親競選電視辯論 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律師, 33歲的她一下子變成了巧舌如簧的政客; 露面幾天後, 一家周刊發出了這樣的標題: 《FN的新氣象?瑪麗娜!》
![]()
(France1節目上展示瑪麗娜·勒龐年輕時照片) 15年後,女兒瑪麗娜·勒龐超越了 2002年競選總統的父親, 他 贏得了17%的選票。 而今有33.94%的法國選民, 選擇她接替奧朗德入住愛麗舍宮。
![]()
讓·瑪麗娜·勒龐的一次演講圖,講台寫有「以人民之名義」字樣 作為父親最器重的小女兒, 她和父親關係一直很親, 童年時形影不離, 事業上承繼父業。
![]()
1995年瑪麗娜·勒龐經常為非法移民當法律代表,打官司 她繼承了父親的核心政治思想, 無條件地愛法國,或者「法國人優先」。
![]()
和特朗普以美國人優先類似, 瑪麗娜·勒龐向選民們許諾美好未來, 一個「法國人的法國」的概念—— 真正的法國人將優先享受補助、住房和工作。
![]()
《為了讓法蘭西繼續下去》封面, 瑪琳娜·勒龐著 但她對移民和排穆的強硬態度, 讓她因此被稱為法國最危險的女人。 父親留下的反猶色彩, 也一定影響了她的進程。
![]()
2014年,瑪麗娜和父親讓-馬利還沒有公開決裂 為了爭取更多的選民, 淡化國民陣線的反猶色彩, 2015年, 瑪麗娜·勒龐不惜「大義滅親」 將自己曾經最崇拜的男人開除黨籍。 因為父親的種族言論, 在她看來這無疑是「政治自殺」。
![]()
可惜她最終沒有如願成為 掌舵者。 但是在她的主導下, 一個原本眾矢之的的邊緣小黨, 已發展成為法國的主流政黨。
![]()
瑪麗娜·勒龐實現了把國民陣線「正常化」、主流化的目標 而這只是一個開始。 她的外甥女 馬雷夏爾-勒龐 正在成為她的接班人。 2012年她22歲的 外甥女 以42.09%的高支持率順利入駐國民議會, 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年輕, 同時也是第一位國民陣線的女議員。
![]()
她就像她的另一個母親。 和 瑪麗娜·勒龐8歲被迫接受政治命運不同, 她的外甥女在2歲時, 就在父親老勒龐懷中 出現在國民陣線的宣傳海報上。
![]()
因為國民陣線對年輕人及候選人的開放態度, 作為法國年輕人最喜歡的候選政黨, 年輕、獨立、漂亮的外甥女, 對年輕人的殺傷力是巨大的。
![]()
瑪麗安·馬雷夏爾-勒龐,法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國會議員 來源:Cath.ch 在《逆流而上》里,瑪琳·勒龐記錄了一道父親給女兒的倫理學題目:一艘載着百人的船入水了,必須要拉上密閘才能阻止沉船。然而,閘內還有十人。現在作為船長,到底是放任整艘船沉沒?抑或是忍痛拉閘,讓剩下的人活命? 瑪琳·勒龐寫道:「這就是小時候父親給我解釋政治權力的問題所在。這是他當年的奮鬥意義,也是我如今的奮鬥意義。」
![]()
生活在這樣一個政治家族, 8歲就覺醒了政治意識的瑪琳娜·勒龐, 2歲就被帶進國民陣線的外甥女馬雷夏爾 ·勒龐, 彷彿天生就知道自己奮鬥的意義所在。
![]()
但不論是大義滅親也好, 公然決裂也好, 作為勒龐家族的繼承人, 她們都不曾忘記: 她們要做的是掌舵者, 或者起碼要左右法國這艘大船。
![]()
勒龐家族祖孫三代 儘管曾經的 瑪琳娜·勒龐, 想拋棄一切去開一間養貓館。 但在政治鬥爭中長大, 還未畢業就進入從政的她, 始終保持着高度的緊張狀態, 她越來越硬朗的外表也在說明, 父親的政治精髓已經滲透到了她的血液: 她知道 :「最後的朋友就是自己」。 她「把自己的一生看作一場戰鬥」。
![]()
與勒龐家族關係密切的記者博蒙特, 曾一針見血地評論, 「在這樣一個家庭, 政治比血緣更重要。」 也許她們的命運和意識, 在出生的那一刻就被決定了, 就像 「把自己嫁給了國家」的 韓國前總統朴槿惠, 從她們出生的那一刻, 她們就不是為自己而活着的。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藝 非 凡 | 極 致 生 活 方 式 發 現 者 |
![]()
本文已獲 藝非凡 授權 微信號:efifan
原文標題:這個「法國最危險的女人」,13歲開始陪父競選,18歲從政,49歲兩次競選總統。她是女版特朗普,更是法國版朴槿惠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