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人物/楊振寧對翁帆說「我準備活到一百歲」
![]()
楊振寧。 大 中 小 95歲的楊振寧上網路直播了。根據鳳凰網報導,5月11日,當他和人民日報客戶端主持人走在清華大學科學館的樓道裡時,楊振寧頗有興致的盡地主之誼,他介紹道:『這個樓是1918年改建成的,現在99年了。』20世紀30年代,兒時的楊振寧經常來這棟樓找在此辦公的父親。他的父親楊武之彼時在清華大學數學系任教。 直播彈幕上,不停有網友興奮的表示看到了聞名於世的物理學家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楊振寧都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貢獻。1957年,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楊振寧和合作者李政道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而『楊振寧-米爾斯非阿貝爾規範場』則被公認為楊振寧的『最高學術成就』。作為20世紀科學大師,楊振寧已經走過近一世紀的時間跨度。20世紀末,受清華大學邀請,楊振寧回到中國大陸,幫助籌建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重回兒時的清華園,楊振寧說,對他特別的一點是,『我把很多年以前的感受,跟今天我所看到的事情,不可避免的是經常有個對比。而這裡頭酸甜苦辣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講清楚的。』每次走到清華園的舊體育館附近,他就會想起,當時那裡每年會召開北京市大學生體育運動會,人山人海,而包括他在內的清華園小孩就會組成啦啦隊,給清華的運動員加油。又比如,在那個電影還是新事物的年代,他會去清華的大禮堂觀看每禮拜六晚上的電影。甚至,他如今還能回憶出看到的第一場電影是在1929年10月,儘管不記得了電影名字,但能說出電影的主要梗概,乃至具體的電影畫面。直播間裡,有網友留言向楊振寧提問說,已經95歲的他在直播中看起來身體特別棒,思維敏捷,記憶力好,有什麼秘訣?楊振寧笑笑說『沒有秘訣』,隨之又條理清晰的列舉可能的秘訣是什麼。『我想秘訣是第一我基因很好。』楊振寧透露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有糖尿病,但母親沒有糖尿病的基因,所以他和兄弟姊妹四人免於糖尿病,身體都還可以。『第二,我想我的經歷也是很幸運的。在西南聯大那時候雖然很清苦,但基本沒有要餓肚子。後來到了美國,物質條件很好。』楊振寧說:『另外還有一個是受到現代科學的影響。我在75歲時得了輕度的心肌梗塞,在美國做了心臟搭橋,做得很成功,現在又20年了,心臟還非常好。』『所以我跟翁帆說,我準備活到100歲。』楊振寧說。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