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水建設是什麼 水利署有答案

▲水利署開發伏流水。(圖/水利署提供) 大 中 小 夏季颱風豪雨來襲使原水濁度飆升導致停水,是近年風災期間民眾最擔憂的災害之一。為避免「有水取不到、下雨卻停水」的情形,經濟部水利署推動伏流水利用及建置戰備水井,並將計畫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之水環境建設,希望提高供水穩定度。前瞻特別條例今(15)日送出立法院委員會,水利署也發聲明,表示河床下淺層流動的伏流水,供水能力與河川流量成正相關,但取水後可能影響鄰近地下水位或鄰近水利設施可取水量,所以目前將伏流水定位為豐水期的備援供水主力,以因應高濁度情況。水利署強調,計畫將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之水環境建設,希望「提前投資,讓下一代遠離限水的惡夢」。
 
水利署解釋,伏流水的特性跟地下水不同,主要存在於河床面以下的透水層(約河床面下0~30公尺),與地面水連動密切。因為經過砂礫石層過濾,所以水質較為潔淨,目前正積極推動伏流水開發工作,已陸續完成高雄翁公園及竹寮伏流水取水設施,大樹伏流水工程也已在施工中。水利署更將伏流水工程提列於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水環境建設項下,預計完成後約可取用伏流水總量每日20萬噸,希望能更全面及有效運用伏流水取水優勢,降低原水高濁度時期之缺水風險。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