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再進一步 1億人邁進1小時交通圈

京津冀地區城際鐵路網規畫示意圖。 大 中 小 每天早上7時25分,乘坐G9002次高鐵,從河北廊坊前往北京;晚上8時42分,乘坐G9001次列車,從北京返回廊坊,車程僅22分鐘。對於每天這樣的『雙城生活』,張女士說,『雖然是跨省上下班,但非常方便。』根據經濟網報導,國家發改委在11月28日對外公布《京津冀地區城際鐵路網規劃修編方案》(簡稱《方案》),計劃到2020年前實施北京至霸州鐵路等9個專案。這意味著,京津冀1億多人口將逐步邁進1小時交通圈。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運輸研究中心主任程世東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京津冀城際鐵路網建設是針對薄弱環節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重要措施。9專案連起京津冀《方案》顯示,到2020年前實施北京至霸州鐵路、北京至唐山鐵路、北京至天津濱海新區鐵路、崇禮鐵路、廊坊至涿州城際鐵路、首都機場至北京新機場城際鐵路聯絡線、環北京城際鐵路廊坊至平谷段、固安至保定城際鐵路、北京至石家莊城際鐵路等9個專案,總里程約1100公里,初步估算投資約2470億元(以人民幣計算)。遠期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需要,具備條件的專案經論證後可適時啟動。《方案》提出明確目標,以『京津、京保石、京唐秦』3大通道為主軸,到2020年,與既有路網共同連接區域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基本實現京津石中心城區與周邊城鎮0.5—1小時通勤圈,京津保0.5—1小時交通圈。遠期到2030年基本形成以『四縱四橫一環』為骨架的城際鐵路網路。城際鐵路直擊痛點作為參與起草《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規劃》的專家,程世東向本報表示,與發達的公路、航空相比,京津冀地區軌道交通一直是地區『痛點』。而軌道交通又包括高鐵、城際鐵路、市郊鐵路和地鐵。其中,京津冀城際鐵路尤為薄弱。因此,為了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規劃》,城際鐵路網建設提上日程,《方案》應運而生。『我們提出要建設「軌道上的京津冀」,軌道交通是未來重要的交通方式。』程世東說。程世東介紹說,城際鐵路的建設周期一般是四五年。這意味著,不遲於2025年,京津冀城際鐵路網將完成並投入使用。除了城際鐵路,目前市郊鐵路也相對薄弱。程世東透露,除了在建的平谷線之外,未來北京市還將重點進行市郊交通網的規劃建設。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