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熱一年 2016年南北極海冰大量縮減

▲科學家表示11月的南北極冰層已經來到歷史新低點,北極熊等野生動物生態將受影響。(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大 中 小 北極和南極的海冰面積今年創下史上最低點,科學家發現,在進入黑夜較長的增冰季節前,北極冰層面積實際上已經減少非常多。因為全球暖化的關係,近年在南極洲南冰洋上漂浮的冰層也逐漸增加。根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簡稱NSIDC)的資料顯示,北極海冰的在11月中旬曾短暫「淹沒」(extent dipped),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在此期間,挪威與俄羅斯北方,北冰洋的陸緣海巴倫支海(Barents Sea)上就少掉了5萬平方公里的海冰,比丹麥的面積還大。而在南極洲,11月的平均海冰面積為1454萬平方公里,但比1981年到2010年期間的平均面積少了1.81萬平方公里,這也是歷史最低紀錄。NSIDC的首席科學家史康柏斯(Ted Scambos)以《愛麗絲夢遊仙境》故事中,讓愛麗絲不斷下墜的兔子洞比喻說:「這下南極海冰真的掉進了兔子洞了。」北極海冰通常在冬季增冰,在三月時達到整年度的最大範圍,然而今年卻因為氣溫升高而缺冰。而南極海冰面積也是第一次到達這種低點。另外一位NSIDC的科學家斯特勒夫(Julienne Stroeve)也在11月份調查了北極地區的冷岸群島,斯瓦巴(Svalbard),她說:「通常峽灣會在11月初的時候開始有海冰形成,但今年卻沒發現任何的冰層。」NSIDC的主任塞列斯(Mark Clifford Serreze)說:「一些瘋狂的事情正在發生。」11月時北極部分地區的溫度甚至高達攝氏20度。他也說:「這是三重打擊,溫暖的海洋、溫暖的大氣和全球風系一起對付北極的冰層。」北極從11月開始海冰持續下滑,氣候暖化預計會影響北極地區的原住民部落和野生動物生態,北極熊和海象也將面臨生存危機。海冰的消失反映了全球氣候不斷變暖的過程,全世界的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世界上許多主要都市正面臨洪水的危險。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