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紀念孫中山? 他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偉人

為什麼要紀念孫中山?他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偉人。 大 中 小 今(12)日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的日子。這150年中華大地和整個人類世界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孫中山在這150年歷史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精神,以至於直到今天,我們都能強烈的感受到他的存在。孫中山(1866年-1925年),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締造者習近平總書記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孫中山正是這樣一位推動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踐行者。孫中山畢生為國家統一、民族復興鞠躬盡瘁。了解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清末統治下的中國貧弱,國力衰弱不堪,百姓民不聊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當時還在學醫的孫中山痛感『醫人不如醫國』,果斷棄醫從政。1894年11月24日,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興中會,興中會是近代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孫中山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主張。次年1月,孫中山回到香港,成立了香港興中會,準備在廣州發動起義,因事情洩露而失敗,被迫逃亡海外。清政府將他列為重要政治犯到處懸重賞通緝。這一年孫中山29歲,他萬萬沒想到此後的一生都將奉獻給國家統一大業。此後16年,他一直旅居海外。先後5次環游世界,在華僑中廣泛宣傳革命,建立革命組織。1896年10月,孫中山在英國倫敦被清政府大使館誘捕,後來經他的老師英國人康德黎營救才脫險。1905年8月大陸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孫中山被一致推舉為總理。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的發刊中,孫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即三民主義的政治綱領。
早年孫中山曾以『逸仙』之名在博濟醫院學醫並從事革命活動。
興中會成立時,主要成員留下的珍貴合影(第二排右三為孫中山)。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先後發動武裝起義10次。其中最悲壯的是1911年4月27日的黃花岡起義,最後七十二烈士全部為革命獻身。黃花崗起義七十二烈士下葬近一年,孫中山率十餘萬人到黃花崗公祭革命英魂,親手種下了四棵馬尾松。2010年,這四棵樹中最後的倖存者也患上了號稱『松樹癌症』的松材線蟲病,經專家會診,搶救60多次未能成功,最終在2012年被宣告死亡。但這棵『中山樹』現在仍立於黃花崗,被製成廣州第一棵死亡古樹活標本。
『中山樹』被製成廣州第一棵死亡古樹活標本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