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探險攝影 藉由勤腳紀錄下瞬間的美

▲背後文字含義,能表現當事人的心情。(圖/記者宋德威攝,2017.5.21) 大 中 小 【探險家】是為了探測新事物等目的而深入可能危險或不為人知的地方進行探訪的人,而探險者通常是來自一個國家或文明最先到達某地方的人。也可以稱冒險家、旅行家或者職業航海家等。試著用相機或手機等器材把所看與感覺轉換成一張照片的時候,有可能捕捉到人類在攀登高聳的山峰、乘座氣艇在海中急速漂流、或者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中徒步跋涉時的難忘場景。
▲用相機或手機這些器材把所看與感覺轉換成一張照片。(圖/記者宋德威攝,2017.5.21)『戶外探險攝影』是時下流行事物之一,拍攝內容可涵蓋諸如山訓、溯溪、生存遊戲、獨木舟、救難、突發狀況、垂降、越野挑戰賽、攀岩、泛舟、徒步旅行、滑雪、穿越沙漠或海洋及山脈等活動記錄。
▲戶外求生教練林佳賢。(圖/記者宋德威攝,2017.5.21)有多年攀山探險戶外求生經驗的林佳賢,現職為【高雄百岳登山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產品經理;他表示,在戶外探險人身裝備方面,因環境而決定所需器具,包括:輕便安全帽〈UIAAorCE安全認證/排水快/防撞擊〉、排汗衣褲、齒狀越野跑鞋、排汗運動襪、護膝、防磨半指手套、背包〈可攜帶飲用水〉、能量補級品、乾糧、鹽片、頭燈、頭巾、袖套、太陽眼鏡、手錶〈高度顯視、時間、可潛水、GPS定位、氣象顯示、大氣壓力、防撞、錶面燈光照明〉。
▲每當按下相機快門時,攝影者記錄下的畫面可能不會再出現。(圖/記者宋德威攝,2017.5.21)構圖 ,攝影者必須考慮到這些元素的取景、角度、方位、光線、顏色等特質,快速準備好再進行拍攝。
▲工欲善其事,攝影者的裝備需隨環境而改變。(圖/攝影宋德威攝,2017.5.21)拍照構圖時將照片分成三等分,將主體的位置擺在整張照片的1/3或2/3比例處,能有廣大的視覺張力,拍出的照片會更有平衡與協調感。
▲捕捉瞬間的動感。(圖/記者陳佩琪攝,2017.5.21)4米扁帶/20米編織靜態繩〈4mm〉、個人急救用品、安全扣環/八字環下降器材、輕便禦寒衣物、折疊式輕便登山杖、輕便睡袋〈保暖度視其任務之所需選用〉、輕便單人帳〈具備紗網、防水、容量小〉、睡墊、水壺、打火機〈鎂棒〉、輕便爐具組、萬用刀、哨子、防潮地布、輕便拖鞋等,看似繁多,但工欲善其事,畢竟,環境不同,裝備也需不同。
▲在制高點的角度拍攝,能看到非凡畫面。(圖/記者宋德威攝,2017.5.21)而【黃金分割1:1.618】記得用在攝影構圖技法上,讓照片耐看又不失平衡感。從獨特的角度詮釋了各種攝影者想表達的極限運動與難得驚見的風采,希望能激勵人們不斷超越自我極限。
▲不論運動者的矯健身姿、大自然的美麗景色,戶外探險拍攝技巧願能捕捉對方內心充滿著前進戶外探索的力量。(圖/記者宋德威攝,2017.5.21)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