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長城》中的饕餮到底是什麼?
![]()
殷商青銅「饕餮食人卣」。 大 中 小 上古神獸饕餮伴著電影《長城》的熱映火了一把,電影中的饕餮凶殘無比、食人如麻,影片的故事情節更被觀眾戲稱為『打怪獸』。根據武漢晚報報導,不過說起饕餮,我們首先想到的恐怕是和吃相關的成語『饕餮盛宴』。但是在神話傳說中,饕餮是什麼形象?其內涵意義又怎麼理解?武漢晚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饕餮長什麼樣?傳說饕餮是龍的第五個兒子,形似狼,好飲食。由於饕餮是傳說中特別貪食的惡獸,人們便將貪於飲食甚至貪婪財物的人稱為饕餮之徒。和大多數怪獸一樣,饕餮的面貌長得獰厲、恐怖,古書《山海經•北次二經》對饕餮的外形的描述是:其狀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神話學家袁珂先生所著的《中國神話傳說詞典》有記載,饕餮是貪婪、殘忍的食人獸。』湖北省民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劉守華教授說,《呂氏春秋》中提到『周鼎鑄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可見饕餮在神話傳說中總是以反面形象出現。對饕餮有過描述的《山海經》是古代神話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武漢大學文學院陳文新教授說,饕餮在文學作品裡出現,也作為神話形象出現。清代文人李汝珍的小說《鏡花緣》中的不少描繪,都源自《山海經》。
饕餮紋經常可以看到除了書中記載,大量殷商青銅器上的紋飾上也能找到饕餮的形象,從盤龍城出土的大量青銅器上都有饕餮紋飾。不過饕餮紋的樣式並非一成不變,饕餮裝飾紋樣是獸面形象的總稱,經過變形,有的分別以虎、牛、羊、等幾種動物為原型,主要截取其首足部分,經過誇大尖角、巨目、獠牙、利爪而成,更多時候是以棱鼻為中心,兩個側身的夔形對接,正好拼成一個正面的饕餮,最大特點是紋飾獸首有一對大大的眼睛。夔紋還被認為是饕餮的原型。《山海經》中的描述夔長得『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說文》中的夔長得『如龍,一足』。不過真正具象化的饕餮,有著令人恐怖的造型:口中含著人頭的凶獸。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彭林提到了殷商青銅器中非常著名的饕餮食人卣(音同『有』,酒器),『這件青銅器的造型特別,饕餮用利爪抓住一人,人的頭部置於饕餮的巨齒之下。』大家所熟知的青銅器司母戊鼎的兩邊把手外端,就分別鑄有兩個首部相向的獸形,巨口大張,中間夾著一個人頭。
![]()
電影︽長城︾中的饕餮。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