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輔助器救夫命 婆家娘家總動員

▲陳映澄醫師說明『心伴第二型左心室輔助裝置(HeartMate 2)系統』是一種機械性心臟輔助裝置。(圖/記者鄧富珍攝) 大 中 小 40餘歲的林先生,種茶樹、經營茶葉生意,無家族病史,因走路會喘而就醫,也展開一連串的醫療歷程;一開始的延誤就醫,加上未依醫囑服藥,最終造成『末期心臟衰竭』,須裝設『心伴第二型左心室輔助裝置(HeartMate 2)系統』救命;面對龐大的器材費用,林太太透過LINE的家族群組,婆家、娘家總動員,籌措了550萬元器材、以及15萬元醫療及雜支費用,共565萬元鉅款,保住了先生一命;夫妻倆人期望院方社工部門,透過向社會大眾募款方式,成立專用基金補助病友,或向政府相關主管機關申請補助,減輕病友及家屬的負擔。 收治林先生的彰基心臟外科主任陳映澄醫師表示,林先生2015年底開始下肢水腫、呼吸喘吁而且每況愈下,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到最後竟然呼吸困難到僅能端坐呼吸,經急診送至彰化基督教醫院後,緊急送入加護病房插管,當時林先生意識清醒,心臟卻衰竭到收縮壓只剩14%,連帶影響肝、腎功能,情況非常危急;後來經過裝設『心伴第二型左心室輔助裝置(HeartMate 2)系統』,不僅成功救回一命,身體各項功能也逐漸恢復。

 陳映澄指出,其實林先生在39歲時,即診斷出擴張性心肌病變,原本長期於心臟內科就診及靠藥物控制,但2015年1月份起卻因故改吃中藥而自行停服西藥,病況急轉直下,於短短的10個月內演變成『末期心臟衰竭』,喘到連刷牙、洗臉這些簡單的日常生活行動都有困難。『末期心臟衰竭』病人僅有等待換心一途,尤其林先生入院時情況危急,係以插管、強心劑勉強維繫生命,但病人因宗教因素,不願做心臟移植,所以才提供病人第二選項 - 裝設『心伴第二型左心室輔助裝置(HeartMate 2)系統』。
▲陳映澄醫師說明『心伴第二型左心室輔助裝置(HeartMate 2)系統』是一種機械性心臟輔助裝置。(圖/記者鄧富珍攝) 林先生表示,裝設『心伴第二型左心室輔助裝置(HeartMate 2)系統』前,自行停藥並轉服中藥,有時感覺不舒適,中、西藥也混搭著服用,又因尿液變少的問題,前往南投一家醫院就診,醫師表示為心臟問題引起,建議回彰基急診。林太太表示,加護病房醫師建議裝設『心伴第二型左心室輔助裝置(HeartMate 2)系統』,心想因為葉克膜有時間性,活體心臟也並不一定在二、三個月內能等的到,唯一的希望就全部放在『心伴第二型左心室輔助裝置(HeartMate 2)系統』上,先生起初不願裝設,在母親、自己、家族親人及護理師的的力勸、溝通下,先生終於首肯。 陳映澄指出,『心伴第二型左心室輔助裝置(HeartMate 2)系統』是一種機械性心臟輔助裝置,可以取代部分心臟搏動功能,整個系統包含植入人體的幫浦(長7公分、直徑3.5公分、重量約280公克)、小型電腦控制器、可充電電池、充電器及電源供應器,醫院跟病人可以靠系統監視器監測心臟功能。裝設此系統的手術跟開心手術一樣,都有風險跟不舒適感,但優點是有助病人重返家居生活,且機器體積小、重量輕、無噪音,又可以延長等待換心的時間;而根據國外臨床紀錄,如不再進行心臟移植手術,裝設『心伴第二型左心室輔助裝置(HeartMate 2)系統』的病人,目前已知有將近11年存活時間;然而這套系統非健保給付項目,幾百萬元的費用一般人恐怕較難負擔。

林先生表示,自己在這段醫療過程中,內心有著深切的體會,呼籲民眾有病痛時,一定要就醫,不要拖延、強忍,以免因延誤就醫致使病情加劇;對於醫師所開立的藥物,一定要依照醫囑按時服用,不要自行減量、停藥或換藥,自己就是一個例子。

成功完成手術的陳映澄醫師表示:「我們醫生盡力救人是本份,但是看到他的親友這麼挺他,真的很感動!」林先生的手術非常成功,術後約一個月就順利出院,目前每個月固定回診追蹤。而陳映澄醫師也特別提醒林先生,要好好把握得來不易的重生,除了要注重自己身體的保健之外,更要好好感謝在重生之路上遇到的所有貴人。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