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蛇突然咬破自己肚子慘死...但是解剖後發現驚人真相~~他體內竟被「這種東西」入侵…
近日,有人拍攝到一段恐怖的畫面:一條花蛇瘋狂咬自己的腹部自盡,經過解剖后,才發現原來它的肚子里住著異形! 一開始,人們看到這條蛇痛苦的扭曲掙扎,沒多久它就像發瘋似的開始咬自己的肚子!
沒過多久這隻花蛇就一命嗚呼了,但到底為什麼這隻蛇要用這樣極端的方式結束生命呢?經過專家的解剖,才發現,原來它的肚子里住著超恐怖的長長噁心寄生蟲。研究人員表示,蛇通常會出現這樣的自殺情況都是因為受到寄生蟲的折磨
![]()
可憐的蛇...願你安息!!
相關資料:
蛇作為一種爬行動物,攜帶寄生蟲、病菌的概率極高;生吃蛇膽蛇血或食用尚未完全煮熟的大塊蛇肉易感染寄生蟲。
有些人覺得,既然中醫認為吃蛇滋補,只要把蛇下了鍋、入了肚就有效果,其實未必。有些蛇的寄生蟲,即使下了鍋,也未必能被殺死;這樣的蛇肉入了肚,便為寄生蟲傷害人體大開方便之門。
為何說寄生蟲下鍋也殺不死呢?省疾控中心主任醫師鄧卓暉介紹,以曼氏裂頭蚴為例,在體外培養的條件下,裂頭蚴在56℃時基本堅持不過5分鐘;但是含有裂頭蚴的小塊蛇肉(約1cm見方)放置在56℃的環境中3小時,仍會殘留具有感染能力的裂頭蚴。同樣的道理,如果蛇肉中含有曼氏裂頭蚴,使用爆炒、涮火鍋等烹飪方法,往往未能徹底殺滅裂頭蚴,從而留下安全隱患。
那麼,如何吃蛇才能降低風險呢?首先,烹飪時不要過於追求蛇肉的鮮嫩,煮熟才是優先選項;其次,將蛇肉段切得小一些,儘可能地將寄生蟲暴露在高溫下;再者,不要購買來歷不明的野蛇,因為野生蛇是國家保護動物,且其攜帶的寄生蟲和病菌遠多於飼養蛇。
蛇膽、蛇血煮熟才能吃
鄧主任告訴記者,生吃或未煮熟的蛇肉,用生蛇肉敷貼傷口(民間認為生蛇肉敷在傷口上有清涼解毒的作用),容易感染曼氏裂頭蚴。
感染后臨床表現大致分為5型,即眼裂頭蚴病、皮下裂頭蚴病、口腔頜面部裂頭蚴病、腦裂頭蚴病和內臟裂頭蚴病。其中眼裂頭蚴病最常見。裂頭蚴入侵腦、脊髓、眼部,不及時治療,往往會致盲、致殘甚至致死。
農村有生吃蛇膽、生飲蛇血的習俗,以為這樣有祛除風濕和治療皮膚病的作用,而生飲蛇血能補血和祛除瘙癢,這其實十分不科學且有害健康。
生吃蛇膽易引發中毒性疾病,輕則噁心、嘔吐、頭暈,重則危及生命,皆因蛇膽含有膽汁毒素、組織胺、膽鹽及氰化物等物質。中毒患者以急性腎功能衰竭和肝損害的發生率最高,其次為胃、腸、心臟、腦等臟器受累,若不及時搶救,死亡率很高。
資料表明,野生蛇攜帶沙門菌率達50%,蛇膽帶菌率則更高,即使用40°的白酒浸泡蛇膽半小時,沙門菌亦未見抑制和減少。生飲蛇血的危害更大,蛇體內寄生的曼氏裂頭蚴、鞭節舌蟲、舌形蟲、絛蟲等10多種寄生蟲可通過蛇血進入人體。
據悉,病人感染裂頭蚴等寄生蟲病,潛伏期很長,發病緩慢,癥狀不明顯,易被誤診。目前裂頭蚴病、舌形蟲病的診斷無特效方法,主要靠手術取蟲。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