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老屋大富活 新制將上路 全台384萬戶受惠
![]()
▲總統蔡英文罕見以最高規格,宣布加速推動老屋更新。(圖/NOWnews資料照) 大 中 小 台灣屋齡逾30年的老房子高達384萬戶,老屋不僅居住品質差,還有安全疑慮,誰也無法保證,一旦地震來了,會發生什麼事,家中老人上下樓梯,更是舉步維艱。許多人有都更夢,因為重建後,房子價值不只翻倍,生活品質更能提升,也有助市容改善。但,喊了多年的都更,進度卻是牛步化,如今,政府全力推動老屋更新,政策利多大放送,老宅更新的美夢似乎見到一道曙光。位於台北市中山區剛落成的新大樓,外牆全面天然石材,有空中花園、挑高6米5的氣派門廳、公設一應俱全,有如豪宅般。「這間房子從我兒子讀建中就開始談都更了,過了十幾年終於成功,和仍在努力的都更社區相比,我們真的很幸運。」宋太太盼了16年,終於等到一間豪宅,新曆年前歡喜入厝。很難想像,過去這裡是破舊不堪的老社區,經過都市更新重建後,如今完全換了個樣,推動中山區這棟都更宅成功的幕後關鍵人物是地主柯有明,16年來他協助建商整合當地兩個老社區,變身兩棟全新大樓。因為他,讓原本房價只有50萬元水準的老房子,搖身一變成為上看百萬元的高級豪宅。台灣屋齡逾30年的老房子高達384萬戶,老屋比例高達45%,其中3.4萬棟不符合耐震標準,老屋不僅居住品質差,還有安全疑慮,誰也無法保證,一旦地震來了,會發生什麼事,家中老人上下樓梯,更是舉步維艱。
都更迷思:又要都更快 又要不花錢
根據《今周刊》與永慶房產集團在2016年12月底合作進行的調查發現:有40%受訪者住在屋齡超過30年的老屋,有37%受訪者住家有都更的需求;但有高達7成的人認為,住家進行都更,在不須出錢的前提下,更新後合理換回的室內坪數是「一坪換一坪」且不含公設;有52%的人不願意為自家都更案額外支付營造費用,這兩項也是都更最大的迷思。另外,大多數受訪者認為可忍受的都市更新案進行時間,竟然只有「3年以下」!對比當前都市更新案件動輒8年、10年的期程相比,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也似乎解釋了為何高達52%的民眾,認為對於少數不同意戶,應該「由公權力執行強制拆除」。這項調查結果,台北市都發局都市更新處處長方定安、新北市都更處長張溫德皆異口同聲認為,這與民眾存在的都更迷思不謀而合。
一坪換一坪?近年房價下滑,條件大不同
他們認為,民眾面對都更,常常會出現幾個迷思。首先是「以為不用付出成本就可換回新房子」,其次是「一坪換一坪」的迷思,這是前台北市長郝龍斌任內喊出的都更口號,但必須在某些條件前提下才能成立,現在卻被民眾簡化為「基本條件」。(更多資訊詳見《今周刊》NO.1046期封面故事「老屋大富活」)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