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萬象/台商李賢治在四川「務農」的「莊園經」

莊園俯瞰圖。 大 中 小 在四川南部,有一座「陽光眷顧的花城」─攀枝花市,這裡有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攀枝花(鹽邊)台灣農民創業園,「逸品敲冰巧克力莊園」就位於農民創業園的核心區域─鹽邊縣紅格鎮。「莊主」李賢治來自寶島台灣,他說:「農業不一定要很辛苦,只是需要一些刺激點,新的思路往往會對成功起到「點石成金」的作用。」他的成功,正是川台農業合作成果和攀枝花成功轉型的縮影。青山綠水成農業的「金山銀山」根據台灣網報導,「這裡的空氣、水土與家鄉台灣一樣好,更重要的是,在台灣最南端才能種出的水果,在這裡幾乎「遍地開花」。有了這樣的先天條件,我很順利地就把台灣精緻農業「移植」到了攀枝花。」走在這個以「鮮花、水果、巧克力、霜淇淋」為主題的農莊,「莊主」李賢治娓娓道來自己的創業故事。2014年5月,一次和朋友的「高爾夫」之約,成就了李賢治的「雙城記」。這裡的陽光、水果、溫泉以及大量的觀光度假遊客,讓獨具投資「慧眼」的李賢治找到了商機。僅僅3個月的市場調研,就讓他決心投資近300萬元在攀枝花鹽邊縣紅格鎮打造一個以台灣精緻農業作為發展思路的「逸品敲冰巧克力莊園」。對「莊園」名字的由來,李賢治解釋說:「在傳統中國大陸書畫中,逸品境界最高,而敲冰極富動態趣味。」李賢治介紹,「莊園」是一個以巧克力為主題,集種植、生產觀光、休閒體驗於一體的農業文化旅遊業專案,包括生態莊園、巧克力展示和體驗館3個部分。整個「莊園」精緻農業的「身影」隨處可見。比如:在普通的蔬菜棚裡,種植著綠油油的生菜,四周環繞了一個魚池,生菜地面上鋪滿了陶粒。李賢治解釋說:「這就是「魚菌菜共生系統」。其原理就是利用魚類未吃完的飼料和魚的排洩物,經由抽水泵送到有硝化菌的種植地,水中的漂浮物和有害元素經硝化菌等益菌轉化成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分子,以供植物的根吸引,通過葉片光合作用圍成氨基酸促進植物生長。植物的根吸收的同時也淨化了水質,水再回流到魚池,供給魚類乾淨的小學生環境。這種利用水迴圈交換所需,使魚、菌、植三種生物互惠互利,即養魚不用換水,種菜不用施肥。」就是靠著這樣的巧思妙想和精緻農業發展之道,讓李賢治看到了川台農業合作的商機,也從青山綠水中挖到了致富的「金山銀山」。巧克力莊園為休閒觀光農業轉型「點石成金」「體驗巧克力製作的樂趣」、「購買台灣特色產品」......成為大多數遊客到這裡的不二之選。李賢治介紹,在攀枝花,旅遊新村的發展模式還比較傳統,主要以農家樂餐飲、住宿、採摘鮮果蔬菜為主。而巧克力莊園的到來打破了這種模式,帶來了一種全新的休閒觀光農業發展思路。在「生態莊園」,種植著包括山竹、可可、釋迦等各種熱帶水果。其中,「攀枝花造」台灣水果,如蓮霧、芭樂這些其他地方比較少見的水果,通過搭車「互聯網+」在網路進行販賣取得了不錯收益。除熱帶水果,「莊園」還種植了小葉紫檀、海南黃花梨等名貴樹種。「很多人不了解我這個莊園免費開放怎麼賺錢。」李賢治笑道,其實「莊園」更多的功能在與「體驗與展示相結合」,用巧克力體驗吸引遊客,再用「莊園」展示告訴大家攀枝花可以種哪些果樹跟栽培什麼植物,並吸引一些外地遊客,發展客戶、打開銷售市場。「莊主」李賢治除經營好自己的「莊園」,還出資金、出技術幫助當地農戶種植出大小均等、甜度均一,能以「一級果」的品相在市場中獲得民眾青睞的台灣水果。李賢治說,當「攀枝花造」台灣水果打開了市場銷路後,他開始與當地農戶合作,讓台灣專家向農戶傳授做果樹管理、田間管理等科學種植方法,包括怎麼掛果、修果、套袋等。「我連蓮霧套袋都是從台灣進來的,因為大陸很多套袋是看不到裡面的,台灣的套袋是設置有個開窗,你可以打開看裡面好不好。」就這樣,憑藉對農業的熱愛和帶領當地民眾發家致富的願望,李賢治的農業精緻化發展之路讓當地農戶們也嘗到了「甜頭」,受到了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民眾的歡迎。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