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予得意的人相應的絕望 「鋼鍊」的真理
說到「鋼鍊」的真理,也許每個人都會說是 「等價交換」 ,在我看來 「等價交換」是煉金術的原則,它可以是科學的法則,但是卻不是這世界的原則。作者也有意將這一法則在作品前期的支配性地位打破。艾爾和愛德華最後所想出來的10比11,以及溫莉最後輕鬆打破這一法則,都顯示出作者的意圖。一旦回到我們所處的生活的世界,更有意義的是人的生存境遇。
我所言及的「絕望」,就是人對自身限的認識。被絕望所迎頭痛擊的正是不可一世的妄想超出自身的人類的自我意識。如同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在《理想國》中所說的:「當你直接觀看那太陽時,不是會把自己的眼睛弄瞎嗎」(原句已忘,大意如此)。
「你以為拋棄了七情六慾就能超越人類嗎?你一點成長都沒有。」成長的內涵在這裡不僅僅是經歷、經驗的累積,而是一種態度的重新發現。 愛德華和艾爾才真正印證了成長在這裡的內涵。放棄自己靈魂煉成哥哥的右手,放棄自己的真理之門煉成弟弟,成長意味著懂得什麼值得失去和獲得。再回到慾望上來,片子最後,愛德華和艾爾又再次踏上旅程,他們追求知識,他們也指望認識世界。
與瓶中小人不同的是,他們認識的是「世界的廣闊」和自身的渺小。而不是「自身為尊,世界為屈」。愛德華放棄煉金術的舉動或許可以說明,人類本身就靠我們的雙手和雙腳生存,這才是最自然最原初的態度和方式。
「鋼鍊」有別於其他少年漫畫的重要一點,便是貫穿始終的政治元素。它毫不避諱地展現出戰爭與政變的面貌,將反獨裁與反軍國主義視為議題。有時戰爭也是身不由己的選擇,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善惡的觀念會變得異常模糊,力量是衡量正義的唯一準則。當戰爭結束和平到來之際,便進入了自我反思的時代。羅伊大佐的選擇走向了兩個極端,一個放棄了職位駐守邊疆,而另一個處心積慮爬到了准將的位置為改變國家竭盡全力。自我毀滅只是消極的贖罪方式,想要真正地得到原諒,就必須活下去彌補犯下的錯。榮耀只屬於英勇前行的人,活著是遠比自我放逐更加優越的選擇,是贖罪的前提。
活著,總有一天生命會燃盡, 肉體會回歸大地,並且會盛開出花草. 靈魂化作回憶,在人們的心中永遠活下去。世上的一切生生不息,循環往復, 人的生命亦是如此。
漫畫在線連結 鋼之鍊金術師
由卡提諾漫畫 留言。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