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返老還童?對於老年魚來說,一個方法是吞食幼魚的糞便

 長壽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人們懼怕死亡,嘗試各種方法延年益壽。古代,帝王們崇尚煉丹之術;當代,生物學家則研究年輕與衰老背後的機理。最近,《自然》雜誌官方網站上報道了一則聽起來有些噁心的研究——老年魚類在攝入年輕魚類的糞便後,壽命有所延長,運動能力也有所提高。 它可能不是最讓人胃口大開的長壽方法,但它人類首次意識到,糞便與糞便中的微生物,能讓老年魚類活得更久。根據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遺傳學家Dario Valenzano等人的研究,一種名為非洲青鱂魚(African turquoise killifish)的魚在被餵食年輕的魚的糞便後,竟然能夠活得更長久。他們的研究結果被發布在bioRxiv.org上。科學界已有類似的研究先例——將年輕鼠類的血液注入年老鼠類的循環系統中,會使得後者的壽命顯著延長。此次的新研究針對腸道菌落對壽命的影響,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世界上最短命的脊椎動物非洲青鱂魚(African turquoise killifish)是地球上最短命的脊椎動物之一,幾個月內就會走完一生,因此這些小魚也成了研究衰老的動物模型。這種魚原本生活在非洲津巴布韋和莫桑比克等地區,這些地區有明顯的雨季和旱季,為了適應這樣的環境,魚類進化出了極快的生命周期,以便趕在乾旱季節水塘消失之前完成傳宗接待。幾周內非洲青鱂魚就達到性成熟,只有4-6個月的短壽命。Valenzano教授發現,儘管與人和魚類有着很大差別,這些小魚的腸道菌群表現出和人類同樣的特徵:年輕小魚的腸道菌群更為豐富多樣,隨着年齡增長,老年個體的腸道細菌種類減少,而對個體有害的細菌逐漸占據上風。吞下小魚糞便,「老魚」變年輕實驗人員將9周半大的中年非洲青鱂魚泡在含有抗生素的水中,讓抗生素殺死它們自身的腸道微生物,再將這些中年魚轉移到無菌水中。隨後,他們收集6周大的青年小魚的糞便並撒在中年魚生活的無菌水裡。作為對照,研究者同時設置了飼餵同齡魚的糞便的對照組、只飼餵抗生素的對照組和未經過任何處理的對照組。 實驗設置情況如圖所示「一般情況下,這些魚是不吃糞便的,」 Valenzano教授說:「但它們會靠近這些糞便咬上幾口,看看這是不是食物。在這個過程中,腸道菌群就被它們吞了下去。」研究人員在第16周比較了這些魚的壽命,結果令人吃驚——與三個對照組相比,吞服了年輕小魚糞便的那些魚壽命得到了顯著延長,中位數壽命分別提高了21%-41%不等。除了壽命得到了延長,這些本應屬於「老年」的魚,運動能力表現得和青年時期非常類似。也就是說,它們不僅活得更久,而且活得還很健康。研究人員確認,它們體內的腸道菌群與年輕小魚相比並無太多差異。改變腸道微生物也許是主要原因研究人員指出,研究中最困難的一點在於詮釋腸道菌如何影響魚類的壽命。一個解釋是,隨着個體衰老,動物的免疫系統會不斷變弱,從而讓有害的腸道菌群在競爭中勝過了有益的腸道菌群,從而影響健康。然而「菌群移植」能夠避免或延緩這一現象的發生。另外,年輕動物體內的菌群,也許對免疫系統本身也有着促進作用。該實驗室之後會計劃對果蠅展開類似的實驗,進一步探究微生物菌落在動物體內的影響。在人類身上,排泄物的細菌移植也被應用於臨床試驗,治療一些感染疾病。然而,談到腸道菌群移植對人類壽命的延長,Valenzano教授謹慎地提出,目前談這個還為之過早:「我們看到了潛在的積極效果,但目前這些證據還很初步。」我們期待研究人員們能在多種動物中驗證這一思路,帶來更多延年益壽的手段。 授權來源:葉檀財經     ID:tancaijing
原文標題:想返老還童?對於老年魚來說,一個方法是吞食幼魚的糞便| 檀閒篇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