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萬象/90年次後的姑娘辦「自閉症學校」

李小姣正在陪孩子玩。 大 中 小 在山西太原,有一家民辦自閉症康復機構名叫「靈星特教學校」,90後李小姣是這家機構的負責人。這個康復機構7年搬家4次,李小姣不僅要忍受各種折騰磨難,還要面對各種非議:有人說她的學校有69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是收費的,她可賺了不少錢;還有人懷疑,她掛羊頭賣狗肉,是不是藉著辦學有別的神秘企圖;還有人說,她就是年輕一時興起,「過把癮就死」,這樣的機構不會幹長久的。根據新華網報導,真相到底如何?帶著這些疑問,中國大陸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近期兩次專程來到山西太原市郊的這所學校,一探究竟。自閉症和抑鬱症有什麼區別?今年4月,「世界自閉症日」前夕,造訪山西太原靈星特教學校的好心人一下子多了起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對自閉症了解不多。記者第一次見到的李小姣穿著藍色大衣,扎著馬尾辮,抹著口紅,看起來很利落,有一份超過年齡的成熟。一個上午就得接待兩三撥兒客人,說著差不多的話,早上11點鐘,李小姣喝了一口水,起身準備把客人送走。經過大班的教室外,門突然打開,「救命啊!」自閉症孩子傑傑奪門而出,參觀的客人一下子愣住了。李小姣順勢從背後一把抱住小傑傑。傑傑特別喜歡動畫片《熊出沒》,上著課,這個孩子會突然跑到教室最前面,對著鏡子喊一句台詞。與外人的想像不一樣,自閉症的孩子大多沒有攻擊性,但卻難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如果沒有經過訓練,甚至連關係最親密的父母叫他們的名字時,他們也會無動於衷。
自閉症也被稱為孤獨症。2015年就有媒體報導,北京、深圳、廣州等地調查顯示,大陸的自閉症譜系障礙者比率約為1%。以此推算,全國自閉症個體可能超過1000萬人,0至14歲兒童的數量超過200萬人。她,憑什麼有這麼多的愛心與很多年輕女孩一樣,李小姣懷揣夢想,從山西忻州到省城太原上大學,在當地電大念教育管理專業。只要有時間,她就在老師開的心理機構做輔助教師。正是在這家心理機構裡,她遇到了三歲半的小男孩超超。她想和超超一起玩,可是,孩子看了她一眼,眼神就飄走了。這是李小姣第一次接觸自閉症兒童,對他們的認知幾乎為零。「太可愛了。」李小姣對孩子有天然的好感。如何發現孩子患有自閉症?很難!絕大多數的情況是,直到孩子兩三歲,家長才慢慢發現他們聽不懂指令。如何治療?沒有藥物,甚至致病原因都是謎,只能通過康復訓練,一點點提高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李小姣試圖嘗試的第一關就遇到攔路虎,喊超超名字時,超超無論如何都不回應。實際上,自閉症孩子不是語言器官有問題,關鍵是如何誘發他們發音的興趣。為了激發起對常人來說根本不是問題的所謂「發音興趣」,每次超超玩玩具時,李小姣就把玩具收起來轉移他的注意力,隨後她一邊叫超超的名字,一邊對著他做出「ai」的發音。超超好不容易學會了口形,卻發不了音。李小姣買來發音圖,琢磨人體發音原理,「摸著超超的肚子教他運氣」。就這一項,李小姣就教了整整一周。李小姣以山西女孩特有的韌勁,教超超說話。八九個月後,「媽媽」「蘋果」這些詞語超超終於都會說了。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這是巨大的自我突破。這樣的反饋,激勵著李小姣。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