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前,這個法國人拍下中國最早彩色照片,留下72000張彩照卻被罵白痴孤獨而死
不曾想也不敢想:
他這一生能環遊世界,
而且能跟古老神秘的中國產生關聯。
![]()
1860年3月3號,
Albert Kahn(卡恩)生於窮困之家,
父親是個牛販子, 母親則是家庭婦女,
整天忙於照看四個調皮的孩子。
![]()
卡恩作為家裡最小的兒子,
聰明伶俐,
得到了母親格外的疼愛,
但這份寵愛到他10歲那年, 戛然而止。
![]()
常年的飢餓和辛勞,
讓母親身患重疾過早離世,
悲傷的父親難以接受這一事實,
帶着幾個孩子逃離傷心地,
舉家搬到聖米歇爾,
靠做一點小生意艱難度日。
![]()
也正是在這座朝聖之地,
機靈的卡恩開始接受教育,
他的聰慧連老師都大為訝異,
「一個先前從未接受教育的小孩子,
怎麼可能有如此獨到深刻的見識?」
![]()
18歲那年,
因為聰慧、膽識過人,
他被破例選入巴黎,
進入蒸蒸日上的銀行業,
從一名小職員做起。
![]()
人才濟濟的巴黎, 尤其是銀行界,
遍地都是聰慧過人的金融大鱷,
這讓卡恩倍感壓力。
![]()
他不甘心一輩子,
只做個穩定的小職員,
白天在銀行工作的他,
晚上就抓緊一切時間,
向亦師亦友的Henri Bergson學習。
![]()
從籍籍無名的小職員,
到在歐洲最重要的金融機構擔任首席,
卡恩奮鬥了整整13年。
但那之後十幾年間,
他的事業順風順水,
卡恩成了歐洲數一數二的富豪。
![]()
物質生活的極大滿足,很快讓卡恩感覺人生無趣,
1907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盧米埃爾兄弟發明的劃時代彩色照片拍攝工藝。
要知道在此之前,整個世界在鏡頭中都是黑白,
而盧米埃爾兄弟創新性地將染有三原色土豆澱粉均勻塗在玻璃干板上,實現彩色正片感光。
![]()
鏡頭下的彩色世界
瞬間點燃了卡恩的拍攝興趣,
僅隔一年,
他聘用的攝影師便拍到了
萊特兄弟試製飛機的彩色照片。
![]()
對拍照上癮的卡恩,
產生了一個宏大的構想,
要在全球範圍內開展拍攝計劃,
建立彩色的 「地球檔案」。
![]()
因緣巧合,
1909年卡恩和助理來到中國,
彼時慈禧剛剛去世,溥儀登基,
封建帝制被推翻前的中國,
被卡恩一 一用相機記錄下來。
在市集出售對聯的商販
![]()
灕江邊的少女
![]()
賣糕點的老人
![]()
滿族的村落民居
![]()
以及各處知名的建築與美景
![]()
長城
![]()
天壇
![]()
紫禁城
![]()
北京牌樓
![]()
頤和園十七孔橋
![]()
頤和園石舫
![]()
鐘樓
![]()
北京十三陵
![]()
濟南大明湖
![]()
瀋陽街景
![]()
在中國的土地上,卡恩遊覽了北京、山東、內蒙古等眾多地方,
拍下最早記錄中國的彩色照片,具有極其珍貴的歷史意義。
![]()
不僅如此,卡恩還一拍就上了癮,離開中國30多年的時間裡,他前後僱傭11位攝影師,遍游世界50多個國家,
拍下7.2萬張彩色玻璃正片,以及長約100分鐘的電影膠片。
![]()
他立下志向要拍遍世界,
不料50多個國家的拍攝 耗費了大量金錢,
而恰巧又趕上1929年經濟大蕭條,
卡恩一夜破產。
![]()
苦苦支撐到1931年,
曾經自家的莊園,
也變成公家的花園,
卡恩不得不被迫中止拍攝。
![]()
他一生做事不張揚,
為後世留下大量珍貴的照片,
但也正因常年在外奔波,
他一生單身無子嗣,
曾經歐洲數一數二的大富豪,
1940年去世時,
孤苦伶仃,身無分文。
![]()
當時沒有人理解他做的這些「無聊傻事,甚至有人罵他造作的白痴,
直到2008年,BBC才為其出版一本攝影集,永久藏於法國博物館,他的遠見和貢獻才被人賞識。
![]()
欣慰的是,
100年後的今天,
我們有幸再看到這些照片,
曾經封建、落後、貧窮的中國,
早已瞬息萬變,日新月異。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