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殺最多人的「小動物」!你絕對也被牠傷過

炎熱的夏天,也是這小東西最愛出沒的季節。牠很惱人,常常讓許多人手腳都是紅豆冰!同時也使相當的毒!被牠碰到小心會生病!來看看是什麼小動物這麼討人厭吧~ 說到殺人,地球上沒有任何一種動物能望其項背。在大家印象最兇殘的鯊魚,每年殺人數量只不過10人。就連每天都自相殘殺的人類,殺人數量都遠不及這種「微型殺人機器」——蚊子。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無處不在又煩人的蚊子,才是世界上危害最大的動物。世界危害最大動物排名,蚊子排第一,圖片來源:2014年Gates Notes 牠們在每個炎熱的夏日,成群結隊出發,無孔不入;幾乎每個人都有過被蚊子叨擾,清夢全無的難忘記憶。在一個多星期前,安徽就有對兄弟,因不堪蚊子徹夜的折磨,直接選擇了與蚊子「同歸於盡」。他把家裡能找到的蚊香,一共20全都一次性點上,還不忘關窗開空調。騰雲駕霧中,蚊子確實是不咬人了,但一家五口也因大量吸入蚊香煙,導致中毒。當時他還自己開車去醫院,結果路上兩次暈倒,才不得已報的警。無獨有偶,我國許多媒體就曾報導過,一些罪犯為了躲避警方的追捕,逃到深山老林中。但這些罪犯最後不是因斷糧出山,而是實在無法忍受蚊子的叮咬,直接選擇自首。而且在非洲某些原始部落,有一種死刑的執行方式,就是將人扒光綁在森林裡,由他被蚊子吸乾血死亡。不過,蚊子吸血、嗡嗡叫等讓人間接煩死的技能,還不算最噁心;牠最噁心的地方是,在吸血的同時,可以給人類帶來近80種疾病。如果一個人攜帶有病原體,那麼蚊子在吸了這個人的血之後,再吸另一個人的血,病原體就算搭上了便車,在人群中迅速傳播。流行性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瘧疾、黃熱病、絲蟲病、塞卡病毒病、基孔肯雅熱等疾病的爆發,都離不開牠的「功勞」。在歷史上,黃熱病就曾被認為是最危險的傳染病之一,也稱「非洲瘟疫」。中國人或許對黃熱病並不熟悉,因為該病主要爆發于非洲、美洲以及歐洲等地區。但是提起肆虐了幾個世紀的黃熱病,還是能讓人聞風喪當。19世紀,一副描繪黃熱病發病症狀的圖片 我們都知道拿破崙最出名的滑鐵盧慘敗,但在歷史上拿破崙還曾大敗於蚊子的手下。1802年,拿破崙派遣25000到海地,鎮壓黑人解放運動。然而沒料到一登陸,黃熱病就在軍隊中瞬速傳播,一下子就死剩了3千人,潰不成軍。從那時起,海地才迎來了真正的解放,海地以黑人為主體的人口結構才得以保存至今。叢林中,拿破崙大軍鎮壓叛逃黑奴 雖在20世紀,人類也已找到對付黃熱病病毒的疫苗;但對於經蚊子傳播,由瘧原蟲引起的瘧疾,則還非常嚴重地影響著人類的生活。科學家對瘧疾的研究已有百年,藥物奎寧、氯喹、青蒿素等相繼被應用於治療瘧疾。但是,時至今日,都沒有較好的瘧疾疫苗出現,瘧原蟲仍然大行其道。我國屠喲喲奶奶因發現對瘧疾有效的青蒿素,而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頑劣的瘧疾,每年能殺死60萬人以上,有2億人也因感染瘧疾終日臥床不起。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蚊子是殺死人類最多的動物,每年高達72.5萬人。2015年這一年,因蚊子死亡的人數竟攀升到83萬人資料有較大的誤差範圍,圖片來源:2015年Gates Notes 蚊子的可惡,到了人人得以誅之的地步。但是,就算人類使勁渾身解數,也很難讓這數量龐大,又無孔不入的群體從地球消失。所以,我們能把蚊子數量控制在一定範圍,並對蚊子採取一定的防禦措施,就已經非常不錯了。現在科學家最美好的願望是,讓蚊子不再傳染疾病,而不是讓其徹底消失。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對於咱們老百姓想對付蚊子,就得先瞭解牠們。蚊子的種類可能多到超出你想像,足有數千種;不過,牠們之中很大部分是不吸血的搖蚊大蚊就是躺槍的典型代表。一種搖蚊,搖蚊俗稱non-biting midges,翻譯過來就是不叮咬的蠓 冤有頭債有主,平時最神憎鬼厭的蚊子大致分為三類:按蚊、庫蚊、伊蚊。按蚊,主要傳播瘧疾,俗稱虐蚊;庫蚊,主要傳播絲蟲病和乙型腦炎,俗稱家蚊;伊蚊,最大特點是身體黑白相間,也稱花斑蚊,咬人具癢,是登革熱、乙型腦炎、黃熱病和肯孔肯雅熱的傳播媒介。按蚊、庫蚊、伊蚊 但是在蚊子界,吸食人血這種重口味的事情,其實也只有母蚊子在幹;相比之下,公蚊子則非常清心寡欲,只靠花蜜樹汁為生。不過母蚊子也不會一生都在吸人血,只有到了繁殖期,才會冒著生命危險接近人類。因為產卵前,母蚊子需要補充一些糖分、蛋白質等各種營養物質,才能讓蚊卵順利降生。而其他時間,母蚊子也和公蚊子一樣,都是吃素的。交配中的瘧蚊(男左女右) 因為雄性蚊子和雌性蚊子存在「飲食習慣」上的不同,所以他們的「嘴」也有一點點差別。蚊子在頭部有一個類似醫用注射器,但是又比注射器複雜許多的「口器」。口器由六根「針」組成,可實現四種不同的功能。而雄蚊子的下顎短小細弱,無法螫入人的皮膚,也就不吸血。平時我們肉眼可見的「蚊子嘴」,其實只是下唇(li;其他的上顎、下顎、上唇和舌都包裹在下唇內,到開餐時,才會出現。上顎(m)細長尖銳,是切割皮膚組織的利器,而下顎(mx)末端呈鋸齒狀。當蚊子穿孔時,不但可以切開皮膚,還能起到防止打滑的作用。在找到血管後,上唇(l)則可以開工,吸取血液。然而在此之前,舌(h)就已經向血管內注射含有抗凝血劑的唾液,切、刺、吐、吸等一系列動作,可謂一氣呵成。但是,這些殘留在人體的蚊子唾液,壞就壞在會引起免疫反應,使人體釋放出大量組織胺。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被蚊子咬過的地方,會瘙癢難耐和鼓起小山包的原因。若想要停止這份痛苦,可以從抑制組織胺的釋放,並阻絕其對組織的刺激,這兩方面下手。目前最有效的止癢方法,就是使用抗組織胺藥物。像無極膏裡這種含有丙酸倍氯米松(抗組織胺成分)的經典止癢藥品,就是不錯的選擇。再加上裡面含有清涼的薄荷醇,自帶清涼效果,更能緩解癢的感覺。不過被蚊子叮後,相信還是很多人,會習慣性地用一個偏方止癢——塗口水。其實這個種方法止癢效果不但微乎其微,而且在反覆塗口水的過程中,你還可能舔到了蚊子的尿液。因為蚊子在吸血時,會濃縮血液,使勁渾身解數得到更多營養。正在濃縮血液的母蚊子 簡單來說就是一邊吸一邊拉,所以如果不想讓舌頭跟蚊子尿親密接觸,還是不要再塗口水為妙。不過,止癢只能算是災後補救的一個方法。要想真正做到不被蚊子咬,我們還是得從母蚊子的「偏好」下手。關於蚊子喜歡咬什麼人,也存在著一個曠世持久的謠言——O型血最招蚊子。雖然有不少人為此設置過實驗,但是這些實驗大多不夠嚴謹,且結果存在諸多分歧。如樣本量不夠大、未控制變數唯一和邏輯上的漏洞等。有人曾用手臂塗抹血型抗原的方法來做實驗,但做完實驗後,連實驗者自己都表示漏洞太多。如混淆了蚊子著陸和吸血的情況,抗原濃度過低,無法控制變數唯一等。而且我們都知道,蚊子吸血是為了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糖分等營養物質。然而並沒有資料表明,哪一種血型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血紅蛋白和糖分。所以在主流科學界內,是沒有人承認某種血型更吸引蚊子的。不過,蚊子雖不會被某種血型吸引,並不代表蚊子就不「挑食」了。前段時間,島國一個小哥哥就因為「招蚊子」的研究而走紅網路。因為心愛的妹妹特別招蚊,心疼妹妹的小哥便決心幫妹妹解決了招蚊子的煩惱。經過實驗發現,妹妹的腳上雖無異味,但是菌群竟多達1279是哥哥的整整3。而這過高的菌群數量,也是妹妹「招蚊體質」的根本原因。在經過消毒紙巾的清潔後,妹妹再次到蚊子雲集的山林站立五分鐘。結果發現,妹妹被蚊子叮咬的痕跡竟比之前少了3分之2。這個研究表明,招不招蚊,還與人體正常菌群數量有關。其實根據蚊子的覓食方式,也可以知道誰才是母蚊子最愛的那個「他」。蚊子之所以能準確找到你,是因為蚊子的下顎須分佈著各種受體,可以探測到50米外的二氧化碳或其他氣體分子。此外,蚊子還更傾向於溫度稍高,光線稍暗的地方。所以,一個穿著深色衣服,做完劇烈運動後滿身大汗大口呼氣,而且還沒洗澡胖子,幾乎能讓蚊子對他一見鍾情。不過,對於蚊子的胃口,還有著許多微妙的影響。就數人身上的氣味,就由多達350種不同的化合物質組成。究竟哪些味道吸引著牠,並沒有那麼容易判斷。這個時候,除了勤洗澡,多穿淺色衣服,減肥以及憋氣(誤)之外,我們還需要一些驅蚊產品輔助。蚊帳和長袖長褲,自然不必多說,永遠是最基本又最有效的物理屏障法。就連裡約奧運會上,巴西人民看到我國代表團的蚊帳,都稱此為「中國防蚊法寶」。甚至還有不少「沒見過世面」的外國人,來找我國運動員買蚊帳。不過,蚊帳雖有百般好,但難免也有漏網之蚊,乘虛而入,這個時候也該化學武器上場了。經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認證,對驅蚊有效的四種化學成分分別為:DEET(避蚊胺)、伊默寧(驅蚊酯)、埃卡瑞丁和檸檬桉樹油(有效成分為PMD)。在世界範圍內,最常見的是DEET和伊默寧這兩種驅蚊成分,而在中國市場,則有80%的驅蚊水,應用的是DEETDEET的驅蚊效圖,左邊塗了右邊沒塗 美國兒科醫院協會認為2個月以上的嬰兒,就可以使用DEET含量在30%以下的產品。而一般市場上的DEET驅蚊產品,DEET的含量都低於30%,我國的驅蚊產品大多數濃度都為個位數。由此可見,DEET的應用本身是沒有問題的。DEET避蚊胺 但因為成分原因,只要加了DEET後的產品,國家規定都要標注農藥批准文號,並注明「微毒」。所以一般正經的牌子,才會把農藥批號和微毒標注出來。然而,毒性等級是分為劇毒、高毒、中毒、低度、微毒這五種,是沒有無毒這一類的。但一些商家就抓住「農藥」這個字眼,靠「不含農藥」「無毒」的噱頭,售賣「讓人放心的產品」。其實這才是利潤更高,但實際效果又非常一般的產品,例如我國最主要流通的DEET和伊默寧,都是農藥出身。而檸檬桉樹油,名字聽起來非常天然無公害,但驅蚊效果還是與DEET和伊默寧等主流驅蚊成分有較大差距。要說商家想要提高驅蚊產品的銷量,還不如進軍美容美體界,研發一款「吸脂蚊子」。賣驅蚊產品的同時,又賣「吸脂蚊子」,雙管齊下,打上「想瘦哪裡就瘦哪裡」的廣告語,還愁沒銷量?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