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翻、坐、走」,天賦+訓練,過關 so easy!

寶寶「翻、坐、走」,天賦+訓練,過關 so easy!  我家寶貝不到一歲就會走路,周圍很多寶媽問我這是怎麼做到的,是從小訓練出來的麼?今天我就來分享我的經驗,先讓我來說說大動作發育吧。什麼是大運動粗大運動,又稱大運動,是指牽動到大肌肉和大部分身體的運動,是軀幹及四肢的整體運動。大運動的發育與其他能力的發育有密切的關係。例如嬰幼兒的俯臥位抬頭、左右轉頭、坐爬站行等大動作,都為其接觸環境創造條件,從而對感知、認知的發育起積極作用。又如繪畫、寫字等精細運動,都需要豎頭、坐等粗大運動的完善作為基礎才能完成。 嬰幼兒大運動發育的順序1個月孩子俯臥可以有抬頭動作。2個月抬頭時,胸部可以離開床面。3個月可保持頭部立直,豎頭穩定 。4個月豎頭時頭部可自由轉動。5個月會翻身。6個月可雙手前撐坐。7個月可放手獨坐。8個月可從俯臥位向坐位轉換。9個月可完成腹爬,能扶物站立。10個月可手膝位四爬,扶床欄行走。12個月可獨自站立。14個月可獨自行走,彎腰拾物。 15個月可退後行走。18個月牽單手可上樓梯。2歲跑步踢球,可扶欄杆上樓梯 。大動作的訓練趴回到寶媽們關心的問題,我想說大動作的訓練可以有,但是要根據寶寶自身的發育情況來訓練。我的寶寶生下來不到一周,從醫院回到家後,月嫂便開始讓孩子趴在床上。起初我們很擔心這個姿勢會壓迫寶貝的呼吸,但實際上,寶貝已經有抬頭意識了,雖然抬得不高,卻能正常呼吸。 讓寶寶趴著這種訓練一定要注意時間不宜過長而且要有大人監護,一旦發現影響寶寶正常呼吸,就馬上停止訓練。在寶寶第二個月,我在她趴著的時候,用bb棒或黑白畫來吸引她的注意力,不但能訓練寶寶抬頭,還能訓練寶寶的視覺追物和尋聲能力。在這段時間裡,寶貝已經可以短時間的抬起頭了,有明顯的進步。翻身我家寶貝三個月時,有了想要翻身的意識,我開始「幫助」她練習翻身。首先,讓寶貝平躺,然後將寶貝的右腿跨過左腿,這時寶貝會用盡力氣側翻,我也會順勢用手在寶貝背部給一點力,幫助寶貝翻身成功,翻過來以後再幫她將壓在身下的小手拿出來。 到了百天時,寶貝開始有力氣自己翻身了,她也是按照先動腿、再翻身、再拿出手臂的步驟完成這個翻身動作的。翻身訓練要在寶寶可以側睡後才開始,而且每次訓練最好不要總朝著一個方向。坐對於獨坐這一塊我並沒有進行針對的訓練,因為過早坐立對脊柱的發育不利,所以當寶寶開始坐但有些晃動的時候,除了扶住寶寶保證安全外,也要控制坐的時間不能太長。 當寶寶能坐在床面並能平衡自己身體時,才說明孩子已經有獨坐的能力了。爬在寶貝從「趴」到「屈膝弓腰」的訓練完成後,我做了一些硬體準備:爬行墊,滾滾球和一些晃晃悠悠的玩具,開始進行爬的訓練了。1.屈膝弓腰訓練寶寶的爬行基本都是從「匍匐前進」開始的。因為手臂力量不夠,還不足以支撐整個上半身,這時候我們可以讓寶寶趴在大人的枕頭上,用外物形成寶寶屈膝弓腰的意識。2.模仿訓練當寶寶手臂力氣不斷增大的時,我們可以演示給寶寶看,爬行是怎樣進行的。在寶寶面前,自己先屈膝弓腰在爬行墊上,然後移動左腿,同時向前移動右手,慢慢爬行前進,一邊做一邊告訴寶寶,爬行時手腳的交替是這樣的。  3.玩具引導球類永遠是孩子的最愛吧,寶貝開始爬行時,我們可以用球類、或可移動的玩具來引導寶寶爬行,也可以把寶寶最愛的玩具放在前方不遠處,讓寶貝去抓夠,幾次爬行動作的重複,寶寶就會領悟爬行的要領了。站站立是行走的前提,而站的姿勢則是關鍵。當寶貝能用整個腳掌著地,同時又能自己扶著身邊的物體時,我們可以鼓勵寶貝獨自站立了。 走寶貝站立沒多久,就會本能地扶著物體開始移動步伐。我給她準備了學步車、學步帶(白買了,一次都沒用過)。一個月下來我腰酸背疼,不過這也是每個家長的必經之路吧。學走路的起初階段,切記要扶住寶寶的腋下,不要直接拉寶寶的手臂或者小手,否則很容易拉脫臼,傷到寶寶。小貼士不要過早訓練孩子的站和走,這會對脊柱和下肢造成損傷。不要干涉孩子的發展,每個寶寶的發育進程是不同的。學習大運動的寶寶需要有家長看護,注意寶寶的安全。大運動發育進程,寶寶的個體差異性不比不知道,一比大不同!我家寶貝和鄰居家的寶寶是一對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好姐妹(我家的大半小時),所以她們倆特別容易比較。月子裡,我家寶貝就顯得天生活潑好動,白天晚上都愛踢腿,她家則是一枚安靜的美女;42天後抬頭測試,我家寶寶是孩子中抬頭比較高的;6個月的時候,我家寶貝不但會翻身,而且趴著時會匍匐前進,她家則只是老實地趴著。但是我發現了,她家寶貝的模仿能力很強,比如「歡迎拍手」和「再見擺手」的動作,學得又早又好,而我家寶寶卻在聽到指令時一臉茫然。10個月的時候,我家寶貝可以獨自站立,她家的寶寶可以開口說簡單的話語。拍周歲照片時,我家寶貝已經可以扶著東西慢走,她家寶貝還不能站立,但是她在自己抓東西、語言表達等方面已是遙遙領先。通過這樣現實的例子,我想告訴大家,每個孩子的發育歷程是不同的,大動作發育快的也有可能精細動作發育會慢,反之亦然,所以孩子之間沒有可比性。大動作發育時間表並不是一根準繩。最後想說,別讓寶寶活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下,每一個寶寶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天使,好好守護他們,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吧!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