崁頂張公勝種出陽光高接梨 夏季上市

▲崁頂鄉民張公勝以開怪手為業竟自我摸索,成功種出水梨,為屏東縣的農業開發出了新的出路。(圖/記者蔡承宏攝,2017.6.12) 大 中 小 不但突破了北回歸線的生產緯度界線,更將高冷的作物栽植在夏季開花結果,崁頂鄉民張公勝以開怪手為業竟自我摸索,成功種出水梨,他克服氣候及環境因素,種出來的品質不輸中北部所產,果質細脆、甜而多汁,為屏東縣的農業開發出了新的出路。在屏東也有出產高接梨?由於水梨(高接梨)大都來自溫帶地區,以及台灣較中北部或山上高冷地區,例如嘉義竹崎、台中和平、東勢、苗栗卓蘭、大湖、新竹新埔一帶,但你吃過位於屏東熱帶氣候生產的水梨嗎?在崁頂鄉就有農民張公勝成功種出水梨,克服氣候及環境因素,種出來的品質不輸中北部所產,果質細脆、甜而多汁。本身以開怪手為業的張公勝,之所以會種高接梨,除了利用工作閒暇喜愛在自己園子嘗試種一些新的作物,也想證明在屏東這麼熱的地方種出水梨,一定要有很不錯的技術,相對應該也有不錯的價錢,事實證明他是對的。
▲崁頂鄉民張公勝以開怪手為業竟自我摸索,成功種出水梨,為屏東縣的農業開發出了新的出路。(圖/記者蔡承宏攝,2017.6.12)張公勝從完全不懂一面種一面摸索,學習到高接梨的栽種技術,完全不用殺草劑,以有機質肥料施肥及正確的用藥,他說水梨上市前,一定要先自己吃看熟度如何,無農藥殘留才敢推薦給消費者,目前他所種植的高接梨,每棵約可收成一百粒左右,因產期出奇制勝,因此價格不錯,目前每台斤約七十元,對屏東縣農業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崁頂鄉民張公勝以開怪手為業竟自我摸索,成功種出水梨,為屏東縣的農業開發出了新的出路。(圖/記者蔡承宏攝,2017.6.12)縣長潘孟安表示,目前台灣高接梨的產區,在近幾年氣候異常之大環境下,經常面臨颱風豪雨影響,產量不穩定,而且還有山坡地過度開發、水土保持等嚴峻的國土問題,平地的高接梨口感及風味確實不同,農民面臨各種大宗農產銷問題,甚至檳榔廢園轉作之窘境,也可鼓勵農民多作新的嘗試,屏東目前大概有三、四位農民在種,成績也都不錯,逐步推廣,也可傳統思維中尋求不同的精緻型農業發展。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