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理財公司員工的自述:我們是如何騙到3000多萬元的?

我是2016年大學畢業的,由於專業是財務,於是應聘到了一家投資公司當會計。今年年後,正當我結束春節假期,打算去公司上班時,卻聽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公司的老闆聯合另一個會計,兩個人帶著投資者的3000多萬元,就此跑路了!...我是2016年大學畢業的,由於專業是財務,於是應聘到了一家投資公司當會計。
今年年後,正當我結束春節假期,打算去公司上班時,卻聽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公司的老闆聯合另一個會計,兩個人帶著投資者的3000多萬元,就此跑路了!

一、老闆只有22歲
我所在的這家公司在山東濟南,對外宣稱是一家投資理財金融公司。
公司的業務模式很簡單:以企業的資產和債券做抵押,發售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吸引投資者把錢投進來。
當時這家公司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的工資待遇明顯比同類公司高一些,其他公司年薪5萬,這家公司的年薪給到了7萬元。
上班第一天,我見到了我們的老闆,一聊才知道,他竟然只是個95年的孩子,只有22歲。按他自己的說法,他是大專畢業,可我並不相信,因為大專畢業一般是21歲,怎麼可能短短一年時間,他就從初入社會的學生,轉變成了玩金融的大老闆?

二、自己給自己擔保
我們公司的模式聽起來高大上,但實際上是如何運轉的呢?
正規模式下,A企業借錢,我們這樣的中介公司做擔保,把借錢的信息傳達給投資者,然後投資者把錢直接打到A企業的賬戶上。
這意味著,理論上來說,我們公司不能接觸投資者的錢,否則就涉嫌非法集資,但在實際操作上,類似這種中介擔保公司到底有沒有碰投資者的錢,其他人根本沒辦法知道。
最狠的一種騙錢方式,是這樣的:老闆先收購一家要倒閉的公司A,再開一家投資公司B。然後A公司借錢,B公司擔保,過一段時間看錢騙得差不多了,A公司宣布破產,B公司人去樓空,投資者血本無歸,只有老闆自己賺得缽滿盆滿。

三、坑客戶也坑員工
公司招聘了非常多的業務員,因為他們本身也是被公司坑害的對象。
公司產品一般號稱P2P理財,利息都在15%以上,目標客戶就是年紀在四五十歲,有點閒錢又貪小便宜的人。
如果客戶購買了我們公司的理財,那業務員通常都會在額外附贈點米麵糧油之類的,給客戶一些看得到的蠅頭小利。
同時,根據業務員的銷售業績,我們公司會給發放非常高的獎勵,最高可以到500元,但如果完不成銷售業績,也要從工資裡扣500元。目的就是誘騙員工為了完成銷售業績,自己掏錢甚至借錢去購買。
於是,在我工作的第一個星期,每一天都能聽到業務員在給自己的親戚朋友打電話,借親友的錢來投資我們公司的產品。

四、老闆和會計捲款跑路
在這個公司只做了兩週,我就辭職了,因為我實在不想和騙子同流合污。
但我當時也沒有確鑿的證據說,這家公司一定是在騙錢的,我只能善意的提醒我之前的同事,這家公司可能有問題,別再藉親友的錢投到這裡面了。
結果到了2016年年底,這家公司果然倒閉了,因為老闆聯合另一個會計,把投資者和員工的總共3000多萬元資金,全部都捲走跑路了。原來,投資者的錢,並沒有進到借款企業的賬戶,而是全部都進了我們公司的賬戶裡。
我很慶幸自己及早脫身,同時也很同情那些被坑騙的投資者。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