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實在運氣不好,同時代有位醫聖,已攻克中風難題,卻不是華佗

司馬大話中醫史,上集咱講到曹操與華佗的恩怨情仇,可實際上,曹操還真用不著殺華佗,因為就在他這個時代,也就是東漢末年,中國還有一位了不起的醫生,大家都尊稱他為醫聖——那麼,為什麼曹操想不到請這位醫聖來幫他看腦袋疼的疾病呢?這位醫聖,便是張仲景...司馬大話中醫史,上集咱講到曹操與華佗的恩怨情仇,可實際上,曹操還真用不著殺華佗,因為就在他這個時代,也就是東漢末年,中國還有一位了不起的醫生,大家都尊稱他為醫聖——那麼,為什麼曹操想不到請這位醫聖來幫他看腦袋疼的疾病呢?這位醫聖,便是張仲景。(這裡我們要說一件事,漢朝三國那會中國士大夫都是有名有字的,譬如曹操字孟德,記錄在史書上的一般是名而非字。可偏偏說起張仲景,後人卻多數只知他的字,其實他的正式姓名是張機,仲景是字而已)首先我們來看,張仲景是不是住得太遠,以致於曹操來不及請他或是根本不知此人——其實張仲景是南陽郡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在東漢末年,這裡起初是張繡的地盤,曹操在此留下深刻記憶(因為勾引女人而遭張綉夜襲,大將典韋戰死於此)——張繡的宛城,就在南陽郡。就地理位置而言,張仲景老家就在宛城西邊不遠處。那麼,是不是張仲景太過孤僻,所以無人知曉呢?事實上也並非如此,因為張仲景有個同鄉,年紀比張略大一點,就是袁紹、曹操的好朋友何顒。當年初見曹操,何顒就嘆息,說漢朝要滅亡了,難道安天下之人就是你嗎?而後來做曹操首席輔臣的荀彧,也曾得到他的誇讚。「潁川荀彧,王佐之器」這句話就出自他之口。那麼,他對張仲景又是怎麼說的呢?「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你的想法很精細可惜格調不高,以後能做個好醫生吧!何顒的話自然不是隨便亂說的,張仲景當時就已經很喜歡鑽研醫術,曾跟隨一位一樣姓張的醫學名家學習醫術,但凡外出診病、抄方抓藥,還是上山採藥、回家炮製,他都緊緊跟隨,學了不少醫術。後來更研讀大量古代醫書,尤其是對於一種所謂「熱病」有了自己的研究,後來,他便把如熱病這樣因為外感而引發的疾病,都叫做「傷寒」——意思是為寒氣所傷致病。不過,儘管對醫學很感興趣,可是張仲景還是得以做官為第一要務。好在當時做官不用考科舉,只要有博學多才、孝順父母、行為清廉這樣的良好品行就會被推薦——自然這些話都太虛,實際上官員的子弟擁有很大機會,這個跟後來的某某某考試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張仲景便在漢靈帝時代獲得了孝廉的資格(曹操也舉過孝廉),到了建安年間,他就獲得了做官的資格,外放長沙做太守。從時間來看,張仲景擔任長沙太守的時間,應該是在孫堅之後、韓玄之前。大約建安四年、五年那會,長沙太守張羨病死,兒子張懌繼任,於是劉表就派兵攻打長沙,打敗了張懌之後。很可能就是這個時候,由於建安七子第一人王粲的推薦,張仲景便獲得了長沙太守的職位(這是章太炎先生的見解)。不過,雖然做了官,張仲景卻依然沒忘了自己會看病這一特長。每月初一與十五,他都會打開衙門,不問政事,讓百姓進來看病。而這位太守(相當現如今的地級市長),就坐在大堂之上,為病人搭脈診治——後來也因為這個緣故,中醫便有了坐在藥鋪里給人看病的傳統,還有個名號叫「坐堂醫生」,就是打張仲景這邊來的。自然,張仲景也不光看病,他還把自己的臨床實踐經驗都寫下來,也就是後來的十六卷《傷寒雜病論》。張仲景之所以寫這本書,很可能與當時戰爭不斷、傷寒流行有關,據說張仲景自己這一南陽張氏家族,就因為傷寒和戰亂死去近三分之二。那麼咱們就回到之前那個問題,張仲景醫術那麼高,又曾與何顒相識,為何曹操就幾乎不知道有這麼一位醫聖的存在呢?以致於頭痛之際只能找華佗。確實,從正史上看,曹操顯然就不知道張仲景的存在,因為他在這個時候,已然辭去官職,前往嶺南隱居。他的《傷寒雜病論》寫成於建安十五年,也就是曹操頒布唯才是舉令的那個年頭。當時,嶺南已經在孫權一方的實際控制之下,而張仲景又不願張揚,最後也死在了嶺南。直到晉滅吳統一天下後的285年,他的遺體才被運回南陽故鄉。而到這時,醫聖大名才在中原傳開,因為他書上記載的許多方劑,如白虎湯(治乙型腦炎)、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治療肺炎)、烏梅丸(治療膽道蛔蟲症)等等,在許多年後仍在民間流傳。而且,不光是葯湯藥丸,他的醫書還記載了針刺、灸烙、溫熨、葯摩、吹耳等治療方法,對於自縊的解救,還提出了近似現代的人工呼吸法。所以,實際上他在中醫史上的貢獻遠大於華佗,到了清代,醫生們還說:「不明四書者不可以為儒,不明本論(《傷寒論》)者不可以為醫。」甚至,張仲景的醫書還傳到日本,在彼處出現了奉他為祖師的古方派,至今在漢方處方和成藥製劑領域仍有影響。所以,雖然以演義論,他的名義不如華佗,但以影響久遠宏大而論,華佗其實是難望其項背的。那麼,回到文首那個話題,如果是張仲景來治曹操的頭風,需要三國演義描繪的那樣,是要用斧頭把腦殼劈開嗎?實際上若是老張來為曹操看病,那還真是對上門路了,因為就是張仲景在他的書里第一次提出了中風的病名,並對病因、病機、方劑都有精闢論述——講真話,曹操實在是運氣不好啊!回看上一集:漢代三大神醫,一個差點被殺,一個真的被殺,倖存者有啥訣竅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