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屍路來襲!關於殭屍的10個科學秘密...首先你要像個死人!!

過去這些年裡,“殭屍”已經像風暴一樣席捲了流行文化。我們喜愛這種文化(也許很令人費解),我們中的一些人甚至時刻準備著殭屍大爆發那天的到來。他們是真的,真的很期待這一天。

殭屍,其實也並不像聽起來那樣瘋狂。事實證明,從殭屍的研究當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有價值的東西。其中一些東西很嚴肅,另一些東西很有趣,但學到的這些東西都相當的令人著迷。
10. 聞起來像死人會有效果
塗一些血和內臟在身上,慢慢地走並且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這已經被看做是人們設法從殭屍群身邊走過的基本方法。但是這個方法真的有效嗎?
科學的殭屍理論認為要想安全地從一群飢餓的殭屍身邊過去,這是一個完全正確的方法。根據布拉斯加-林肯大學的化學家兼研究員瑞丘伯克斯所說,這一切都與為什麼殭屍總是吃活著的生物而不是吃他們自己的種類有關。因為殭屍的智力有限,這令他們生活實踐的一部分必須紮根於基礎,比如說依靠他們的嗅覺。從理論上說,殭屍可以通過氣味來辨別誰是同類,誰是一頓美味。所以,聞起來像殭屍能誤導對方從而成功脫險。
流行的殭屍文化中聞起來像死人(用內臟塗滿你的全身)的方法也許在緊急關頭有效,但這個方法並不是一直實用。所以伯克斯建議在殭屍末日到來的時候每個人準備一些有死亡味道的香水作為抵禦裝備。她混合了化學物質和殭屍氣味想出了一種叫死亡香水的東西。如果說這種香水十分可行的話,那它就將被大規模地生產應用。
這種香水里包含著像含巰基的甲硫醇(壞掉的雞蛋味)和兩個有機胺(腐胺和屍胺)等化學物質,並且通過這些化學物質來模擬腐爛的味道。在大批量生產這種可能挽救生命的香水的過程中,他們發現使用的的細菌居然是E. Coli(大腸桿菌),這種完全不能促進所需要的化學反應。
9. 流行文化之殭屍災疫的傳播
按照猶他州立大學一位研究生薩拉瑞所說,殭屍並不僅僅是一種流行文化現象,反而流行文化像殭屍災疫一樣傳播。為了知道流行文化、流行語、流行觀點和流行圖片是怎樣傳播的以及它們的流行時間會持續多久,她通過建立SIR模型(易受影響、易被感染、和易恢復的模型)繪製了過去一些年語言學的趨勢圖。
她的模型包括研究這種趨勢在大眾中流行的可能性、流行時間的持久性和使用的頻繁性。“groovy(太讚了)”和“jitney(美國俚語,五分錢)”這兩個詞可以用來作為薩拉瑞的數據和模型的基準線。這個基準線是用來衡量這些語言中的流行術語是如何在谷歌的雲數據庫裡面得到普及和失去知名度的。
然後她將這個理論應用到殭屍文化上。根據數據顯示,殭屍這種流行文化還將繼續在接下來的25年中流傳下去,而且它最終將和吸血鬼這一類傳說中的生物一樣受歡迎。預測顯示殭屍熱將會在2038年達到頂峰,也許直到2080年都不會消失。
8. 動物是第一道防禦屏障
目睹一大波殭屍來襲是件很驚悚的事情,但在很多動物看來這並不是世界末日般的慘象,而是色味俱佳的午餐。美國國家野生動物同盟的博物學者大衛-米澤維斯基(Dvid Mizejewski)認為,人們聯想到殭屍(總是避之不及?)的第一反應是厭惡,這是很正常的, 但人們也應該意識到,還有很多站在人類這邊的動物是強有力的幫手。
一個令人震驚的科學事實表明,禿鷲可以對殭屍造成毀滅性的傷害。德克薩斯州立大學法醫人類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曾在一項名為“戶外人類屍體分解”的試驗中,將捐贈者的屍體暴露在外,觀察禿鷲啄食屍體的過程。捐贈者的遺體就這樣以科學的名義被禿鷲啄食殆盡了,正所謂一旦將自己的身體捐獻與科學,你永遠猜不到結局是什麼。
這麼做當然是有充分理由的,比如在犯罪現場發現屍體時,只有判明受害者的死因,才能有助於分析犯罪手段和過程。研究人員還觀察到一個令人觸目驚心的現象:一群禿鷲在五小時內就能將一具人類的屍體一點點啄食殆盡,只剩白骨。
隨著殭屍末日的故事廣為流傳,禿鷲將不再是獨自奮戰在抵禦殭屍前線的物種。其他像烏鴉之類的食腐性猛禽,對腐肉向來是來者不拒的,對於大波殭屍來襲這樣的事情,它們只會為能吃個夠感到欣喜若狂。還有像熊之類的大型食肉動物,它們只會不假思索地把殭屍吃個精光。實際上,不但食腐性動物可以盡情享受這些“殭屍”大餐,食草性動物也會成為好幫手,進一步將其加工成糊狀物,這樣喜食腐肉的爬行動物就可以飽餐一頓啦!它們會將殘渣收拾得乾乾淨淨。
7. 欠意識行動紊亂
我們都知道殭屍之間要進行交流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對殭屍進行精神分析顯然是不可能的。然而,殭屍迷Bradley Voytek(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認知神經科學專家)和他的同事Timothy Verstynen(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教授)總結了我們所知的各種殭屍的特徵,並且為這些特徵找到了相應的腦科學依據。
他們觀察了殭屍的種種異常表現,模擬了殭屍大腦的運作方式。大多數殭屍都會喪失記憶,對人類進行盲目攻擊,因為在他們看來,朋友、家人都和陌生人一樣。這表明殭屍的海馬回(大腦中被認為是感情和記憶中心的部分)受到了損害,無法正常運作(雖然也有部分殭屍的大腦在某種程度上仍有記憶功能)。且由於小腦萎縮或者受到損傷,殭屍無法像人類一樣正常行走,因此他們總是站姿鬆垮,步履蹣跚。還有眼窩前額皮質的損傷會致使殭屍喪失最基本的自控能力,所以他們會做出一些反人類的行為。
他們並沒有喪失發聲的能力,但通常無法說話(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殭屍只能發出嘶嘶的低吼,卻無法組織語言,這表明他們的語言中樞(分別是:韋尼克區——視性語言中樞,布羅卡區——運動性語言中樞)退化了或者受到了損害,所以他們無法理解別人說的話,也無法說出自己的想法。
人類遭受感染異變成殭屍後,往往會表現出一些異於常人的特徵,Bradley和Timothy根據這些代表性特徵繪製出了殭屍大腦解剖圖,並且用醫學術語將這些表現概括為“欠意識行動紊亂”,即CDHD。
6. 等待殭屍離開的最好的地方
就像通常所描述的,《殭屍啟示錄》(zombie apocalypse)中的事不太可能出現。不是說它不會發生,而是說它可能不會像在流行文化中描述的那樣誇張。在那些場景中經常有義不容辭的新聞媒體播報那些被殭屍侵襲淪陷的城市,以及播放殭屍在曠野和城市街道橫行的場面。
毫無疑問,距離這一切確實發生還有一個慢得多的過程。康奈爾大學的統計學家們已經看到了殭屍是如何擴散開來的。病毒或者疾病暴發會使得人們變成殭屍,根據這個觀點,殭屍很可能在幾天內通過一個主要城市蔓延開來。在病毒進一步擴散前,偏遠地區和農村地區可以在幾個月內仍不受影響。而在那個時期,病毒被控制甚至治愈是很有希望的。如果你在美國大陸,最後受影響的可能是落基山脈(儘管這可能會改變,因為現在每個人都知道那裡了)。
影響病毒傳染的速度有很多因素,當生成疾病模型時,研究者們可以看到殭屍移動的速度,機體受感染的速度以及它是否可以被控制(以及受感染的病人是否能有足夠的時間坐上飛機並將疾病傳播到其他地方)。像許多殭屍科學的其他領域一樣,觀察疾病如何傳播也是一個有趣的事。
5. 太空殭屍
2014年,舊金山州立大學教授斯蒂芬·凱恩發表了一片文章叫《殭屍論解釋費米悖論》。這篇文章發表在4月1日愚人節當天,但其背後的想法是相當有趣的。費米悖論觀察到我們的地球周圍有很多其他星球,那上面很可能有其他生命存在,那麼問題是為什麼我們還找不到它們的存在。統計學上顯示有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但我們目前還沒有發現外星人的存在,這很奇怪,根據凱恩的觀點,這可能是因為某些星球已經受到殭屍病毒的感染。
這個該理論是這樣的:地球已經存在了足夠長的時間以至於發展出了各種很嚴重的疾病。我們已經知道了流感、霍亂、天花的演化。我們經歷了嚴重的瘟疫,很大一部分人類因此喪生。探討在其他星球上發生相似事情的可能性很有意義,即使你只是在談論《殭屍啟示錄》(zombie apocalypse)中的那種瘟疫。
凱恩(實際上是個廣受尊敬的老師和天文學家)運用德雷克方程觀察附近星球以及一系列變量,如高智文明​​的存在可能性,這些文明可能存在的時間,以及——殭屍病毒的存在可能性。
根據他的計算,他發現,在地球的100秒差距內,有超過2500個星球被殭屍感染。他還認為這很有道理。基於智慧生物在空間某處存在的可能性,他們可能也已經在偶然間發現我們了。但是,由於殭屍病毒的存在,它只通過高智外星文明的重要之旅將病毒帶到其他星球,那意味著可能有一個很好的原因來解釋我們為什麼找不到外星人:因為有太空殭屍的存在。
4. 殭屍的價值觀及獨特的認知
我們置身事外時,這似乎是一件非常明確的事。但面臨殺死殭屍或者被牠吃掉的那一刻時,其實我們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選擇。這就是說,殭屍與人類這種你死我活的局面取決於不同的情勢。
這個觀點的創立要追朔到1956年,當時提出這個觀點的心理學家剖析了信奉世界末日的人對待持續存在的生命的方式。這就是當一個人面臨兩個完全對立的信仰與真理時會發生的事情。在殭屍啟示錄中,它們的觀念是:殺戮人類是錯誤的,但如果你想要存活,殺戮人類就是你真正想要做的事。
在心理學家們看來,一個有趣場景的出現在於人們解決問題時,面臨兩個完全相悖的真理,會經常轉變看待真理的角度直到這兩個完全相悖的真理不再彼此矛盾。說到殭屍的問題,人們可以有幾個不同的方法來改變現實,使之適應合理的指導方針。人們也許覺得不應該褻瀆屍體,但一個殭屍的誕生已經鑄成了這一錯誤,幫助他們也不會加深對屍體的傷害。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何時殺死一個殭屍是合理的。你會因為知道一個人類將要變成什麼而在他不可避免地發生轉變之前殺死他嗎?或者說,讓他們先完成轉變再殺死他們是不是更人道的做法呢?讓他們在劃定的區域內生活是不是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呢?殭屍轉變之前也曾擁有人性,而為了人類的生存沉迷於殺戮殭屍的行為本身是一個值得關注道德問題。
3. 你真正需要的大腦有多少呢?
鑑於殭屍生理機能的水平和它們似乎永不滿足的大胃口,我們有討論過殭屍的大腦活動到底是什麼樣子的。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一個活人的部分大腦被損壞或者被摘除,會發生什麼呢?你真正需要的大腦有多少呢?
我們對大腦有許多不了解的地方,也完全沒法回答這個問題,即使有“比你想的要少”,“大概一半”這樣一些看起來很有可能的答案。大腦中的島葉皮質負責處理我們的情緒和感知我們的意識存在。缺失部分大腦的事情發生在了一個名叫羅傑的男人身上,他也被稱作“病人R”。不僅島葉皮質的的大部分區域被損壞,他腦中的內側前額葉皮層和前扣帶皮層也被摘除。
這一切意味著,從理論上來說,他應該是一個殭屍。他已經喪失了大腦中掌控基本意識的那部分,那些得以塑造人性和產生情感的人類不可或缺的意識。與皰疹病毒的鬥爭造成了他的大腦損傷,腦損傷​​的數十年後他本應完全喪失生理機能,但他仍能像一個正常人一般擁有或多或少情感和理性思考的能力,並且在別人看來理智地處理事務(用以區分我們和殭屍的一個標準)。
還有一些生來腦結構殘缺的人類案例。有一位長到24歲才發現自己沒有小腦的女士,她感覺自己唯一有點不同尋常的跡像是偶爾會極其地笨手笨腳。科學家們認為對大腦的其他部分做一些修正可以填補結構缺陷的不足,但是這無法完全解釋為何有人會被認為是殭屍。
在2014年,英國出現了一例格外匪夷所思的病例,一位男人被診斷出大腦裡有一條絛蟲。這條蟲在他的大腦裡存活了至少四年並且四處挖坑。他的問題在於—他的腦中記錄了奇怪的氣味和記憶的流逝,但他仍然是一個健全的人類。屍變可以像疾病一樣傳播,但人的大腦依然可以在被絛蟲啃噬的狀態下運轉,這就帶來了一些有趣的問題,人腦缺陷和不可避免地殭屍對人腦的破壞之間的界限到底在哪裡呢。
2. 殭屍模型和HPV(人乳頭瘤病毒)
開發一個數學模型去追踪殭屍感染的爆發聽起來是一個非常荒誕的舉措,好像是數學家們無聊才去做的事情。但是有一個數學家就很好地應用了這個模型。羅伯特·史密斯?(Robert Smith?)(問號也是他名字的一部分)在“殭屍出現會發生什麼”這個問題上做了很多延伸的研究。這些在數學上都聽起來很有邏輯,而且還解釋了諸如出生率,潛在的傳染病,對檢疫的嘗試以及當檢疫失敗了會怎麼樣等等。從數學的理論中,他發現,除非有一種大規模而又氣勢洶洶的成功運動來消滅殭屍,否則我們幾乎不可能成功。
但是他的模型以及背後的數學理論並不只是像深夜恐怖電影那樣膚淺。史密斯?是渥太華大學的數學家,實際上他靠研究模擬傳染性疾病的傳播情景來獲得報酬。預想到殭屍出現時會發生很多變數,這就給追踪像人類乳頭瘤病毒一樣傳染性疾病的傳播構成了一個基礎的模型。
因為HPV可以通過許多不同的方式傳播,所以相比於那種只通過一種渠道傳播的疾病,模擬這種疾病的傳播更為困難。史密斯?借鑒他先前的工作來做殭屍感染的模型是為了做出更精確的HPV傳輸模型。他還說到這個工作是一個無價的工具,也許能夠讓那些先前不喜歡數學的人開始對數學感興趣——這對他這個非傳統的工作是一個額外的加賞。
1. 殭屍能源的架構與可再生
那麼,大批大批的人類被消滅,一些倖存者嘗試著在殘存的文明中重建社會……,殭屍科學就在為我們準備這一點。
西南建築師(Architects Southwest)這個設計公司發起了一個殭屍避難所設計大賽,邀請全世界各地的建築師設計並展示他們最滿意的“後世界末日家園”。從可以折疊成背包但又堅不可摧的避難所到由油倉改造的能夠讓主人安全避開外面殭屍的房……這些參賽作品都十分讓人難以相信。
一些參賽作品將郵輪和船改造成為可移動的,能夠自我維持的家,另有一些作品追求一種“度假山莊”的模式。更重要的是,在重建家園的時候,是不允許浪費任何東西的,所以有人嘗試是否可以利用殭屍的力量來建造房屋。它需要一系列的渦輪為基礎,垂直地佈置房屋,殭屍們被美味的兔子所引誘到渦輪,而一旦他們進入指定的區域,他們就會一直來回地轉、來回地走,而兔子會安全地逃脫以至於殭屍無法抓到。在殭屍們不停地轉的時候,他們就運作了渦輪,從而產生了房屋所需要的能量。
可能這些都太過於荒誕,不太現實,但是的確都獨出心裁,富有創造力。如果殭屍科學真正告訴了我們些什麼,那一定是當我們面對大量毀滅性且無意識的殺人機器時,我們至少還有創造力。
 
默默小語:最近殭屍系列的電影與影集很受大眾喜愛,至於這些電影裡面所呈現的殭屍是否在世界末日時真如電影一般,那也只有到時候才知道了。只是不希望有那一天啊!!!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