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搬去火星住了嗎?「絕地救援」情節上演:NASA模擬火星試種馬鈴薯





美國航太總署(NASA)宣布,將在模擬火星環境實驗室種植馬鈴薯,目標是將來真的在火星上種出馬鈴薯。


麥特戴蒙在電影絕地救援(The Martian)為了生存種馬鈴薯的情節,想必大家都印象深刻!而最近美國航太總署(NASA)宣布,將在模擬火星環境實驗室種植馬鈴薯,目標是將來真的在火星上種出馬鈴薯。

美國航太總署(NASA)聯同秘魯國際馬鈴薯中心(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re,CIP)計畫在模擬火星環境實驗室種植馬鈴薯,期望若在火星種植成功,
可以緩解地球糧食危機

實驗室採用來自秘魯潘帕斯德拉霍亞沙漠的土壤,據稱當地土壤與火星泥土非常相似。而秘魯國際馬鈴薯中心(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re,CIP)更聲稱,火星大氣的二氧化碳含量高達95%,非常適合馬鈴薯生長,產量可以是一般地球環境下的2至4倍。





農業學家們一直在宣傳種馬鈴薯的好處,因為馬鈴薯中不僅富含膳食纖維,營養豐富,還能在惡劣條件下生長。關於馬鈴薯種植的記錄最早能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目前,世界上諸多國家將馬鈴薯當作主糧,比如歐洲國家人均年消費量穩定在5060公斤,俄羅斯人均消費量達到170多公斤。


另外,其實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已經在實驗室中模擬火星的土壤和空氣環境,並成功種植了十餘種植今年8月,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更是展示了太空中種植的紅色蘿蔓生菜。宇航員首次在粉色燈光照射下的原型箱子裡培育出6株紅色蘿蔓生菜,由粉紅LED燈提供光合作用所需光線。生菜在太空中生長周期很短,一旦種植,28天后就能成熟到可以食用的程度


馬克首先將火星上的土壤,在基地的室內鋪好,再用自己的糞便混入,人類糞便中富含氮元素,所以理論上是能種莊稼了。然後最重要的是水,為了採集水,馬克從火星登陸艙的火箭燃料中分解出氫氣,再混上氧氣,火星上是不能帶點火設備的,看來安檢很嚴格,然後他就把隊員遺留下來的一個木質挂件削出很多木屑,弄出了火,點燃了混合氣,經過一次實驗失敗爆炸後,馬克終於得到了水,馬鈴薯也得以生長發芽了。

轉載自中時電子報/中廣網

原來是要紓解糧食壓力種菜用啊...
我還以為要搬過去了呢!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