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瘦菊子/可憐的中職投手們

▲近年來,潘威倫這樣的投手在中職已很少見。(圖/本報資料照) 大 中 小 中職今年季初延續近年「慣例」,打高投低,罕見獨當一面的投手,常讓打者予取予求,屢屢出現打擊大戰,比賽看來熱鬧、刺激,其實內容並不好,中職投手出了什麼事?歷年國家代表隊扣掉旅外投手,戰績很難想像,可現在旅外回來打中職的人也多了,不見得有多大的壓制性,打者進步是看得見的,不能說是林智勝、高國輝這些大砲是假的。畢竟中職才四支球隊,對戰投手打來打去就那幾個,土投還從小一起長大的,講俗點,「身上有幾根毛都數得出來」,什麼武器、習慣都藏不了。洋投十分吃香,近10年分別有6位勝投王、救援王與防禦率王都外籍,7屆三振王是外籍投手,羅曼、羅力各拿兩次。土投解決打者能力大有問題,相對而言,打者對層級高一點的洋投,中職就不像「打者聯盟」了。中職元年起的10年,至少有黃平洋、陳義信、謝長亨、郭進興、吳俊良等等可以和先發洋投媲美,雖現今票房熱得不輸中職初年,但先發級土投能讓打者頭疼的在哪裡?像潘威倫或阿鈣、阿福2.0版的,還真沒看到!棒壇投手人才有枯萎的現象,反映高中與大專球隊無法提供職業隊的需求,原因是頂尖的旅日旅美去了,剩下的養成不利,又牽涉到農場建制不周的問題。我常認為國外聘來的教練,應該去二軍調整選手,才是球團之福,在一軍賽事中能訓練或提昇的,很有限!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