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中國等外國學生間諜 美國擬加強科研項目限制
![]()
美國國務院擬制定一項規則,即禁止外國學生參加涉及國家安全的研究項目。外媒說,這項規則主要是為了防範來自中國等國家的知識產權間諜。不過美國一些大學擔心排除外國學生會造成學術損失。路透社5月21日報導,奧巴馬政府的這項建議,反映了華盛頓對中國等國家竊取知識產權的行為進行防範。據悉涉及國防技術如彈藥、核工程和衛星技術的研究項目尤其會受到監管。美國聯邦調查局2011年的報告說,國外敵人和競爭對手利用美國校園的公開信息,一部分外國學生、研究人員和外籍教授“在他國政府的授意下進行(間諜)工作。”根據國際教育研究所的統計數據,在2014-2015學年,美國大學擁有接近100萬外國學生,其中31%(大約31萬)是中國人,美國允許中國學生參加研究項目是在上世紀60年代,那時候中國學生只有不到10萬人。2015年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調查的竊取知識產權案件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3%。FBI說,中國是主要的罪魁禍首,參加研究項目的中國人試圖盜取包括從轉基因玉米種子到敏感軍事技術等各類技術。美國司法部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知道一些外國間諜和罪犯把目標對準學生和教師,通過他們竊取有價值的技術和知識產權。”司法部說他們會跟美國大學和實驗室合作,提高這方面的警覺性。國務院國防貿易監管授權部門的主任Tony Dearth說,反恐和反核擴散專家認為,限制外國人參與大學研究項目是必要的,因為大學很容易被間諜侵入。2008年田納西州的電子工程學教授John Reese Roth因為出口無證的“國防物品”,被控電信欺詐和共謀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國務院的建議將會擴大“技術類”研究課題的概念,跟其他基礎項目研究不同,“技術類”研究需要參加的外國學生申請許可,而大學官員說,來自中國大陸、朝鮮和伊朗的學生一般都拿不到許可。國務院的這項建議意味著美國大學面臨聯邦經費的縮水,而不得不更多的依靠企業來贊助研究項目。近年來,美國大學研究項目得到的聯邦資金跟企業贊助相比相形見絀。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統計,從2011年至2014年,研究項目得到的聯邦基金從408億美元下跌到379億美元,而同期企業贊助的研究資金從490億美元增長到590億美元。諾斯羅普·格魯曼(NOC.N)、波音(BA.N)和洛克希德·馬丁(LMT.N)等國防承包商定期資助美國大學的研究,他們沒有對這項建議作出評論。但是,國務院的建議受到了美國主流學校的抵制。他們認為限制外國學生參與研究的規定違背了學術自由和“非歧視政策”。美國大學與學院協會(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 AUU,代表62所領先的研究機構,包括哈佛大學,杜克大學和芝加哥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等給國務院寫信,批評這項建議,稱之為可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