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蘋果消沉而谷歌崛起?
本周世界最矚目的消息也許就是“蘋果向谷歌屈膝”了。因為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市價總額達到5236億美元,與蘋果(5397億美元)只差161億美元,緊隨其後。蘋果的市價總額曾一度比Alphabet多兩倍,但在過去13個月間下跌了15%。相反,Alphabet則上升了43%。很明顯,不久之後谷歌將會超過蘋果,成為大將股。
![]()
兩家企業一悲一喜是因為增長性不同。蘋果銷售額的三分之二由iPhone佔據,而iPhone銷售量在上個季度只增加了0.4%。這是自2007年iPhone面市後最低的增長率。今年的前景則更為暗淡。iPhone今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額預計會同比減少10%。這是由於現在出口競爭力因美元走高下跌,再加上連黃金市場中國本土企業的反擊非常猛烈。蘋果過去18年間每年平均增長30%的驚人奇蹟將成為歷史。
如今並非只有蘋果一家企業獨自輝煌不再,但令人欣慰的是蘋果算是最後一個犧牲者。因為智能手機本身已呈現出沒落的徵兆。三星電子的IM部門營業利潤從25萬億韓元(2013年)下跌至去年10.13萬億韓元,下跌得更多。因智能手機飽和,世界市場已成為一片紅海,但中低價的中國企業也並沒有因此就鬆了一口氣。“對消費者來說是福音,而對競爭對手來說則是災禍”的“小米”現在也陷入困境。隨著出口因專利問題受阻,“小米”未能達到去年曾保證過的1億部手機的銷售額,僅銷售了7700萬部手機。
與執著於iPhone的蘋果相比,谷歌的步調有些令人目眩。在過去17年間進行了複雜的兼并收購,僅其間收購的企業就超過180家。而且最近“八爪魚擴張”進展順利的Facebook也一樣。繼Instragram和WhatsApp之後,還吞併了無人機企業Ascent。歷史上因盲目進行收購而倒閉的企業很多,但谷歌和Facebook則是呈現出試圖在驚人的判斷下將未來產業悉數吞併的氣勢。
谷歌繼去年增長30%之後,今年銷售額也將增加20%以上。因為谷歌主導的網路廣告、錄像、手機、Web瀏覽、電郵和地圖服務依然保持著急劇增長。僅就市盈率(PER)來看,蘋果已下跌至10左右的價值股,谷歌和Facebook的市盈率(PER)則各自以23和97被視為增值股。比起蘋果的“非同凡想(Think different)”,投資者們對谷歌的“想像無法想像的事情(Imagine the unimaginable)”評價更高。
美國的市價總額很快將以“谷歌-蘋果-微軟-Facebook”的順序翻轉過來,傳統的強者——Exxon Mobil、通用和沃爾瑪將退居其後。如果僅就市價總額來看,我們人類比起衣食住行,生活每天都充斥著網路和社交網站(SNS)。因此,連投資大王丹尼斯·加特曼(Dennis Gartman)都痛心疾首道,“大家似乎都不關注真正的生產,陷入遊戲和跟帖這樣的痴傻行為”。但資金總是會流向收益更高的地方。
如果用美國華爾街的標準來看,韓國大企業都是陳舊的價值股。但令人欣慰的是,增值股只有韓美藥品、愛茉莉太平洋和Celltrion等公司。很難找到像谷歌和Facebook這樣的韓國版“新苗”。即使韓國歷代政府努力廢除不必要的規制,但情況依然如此。現在美國已出現Uber和Airbnb等公有經濟的新風險企業。這在“規制王國”韓國是不可能的事情。希望韓國朝野也要從支持率圖形中擺脫出來,看一看谷歌和蘋果的股價圖形。現在對韓國在野黨來說最切實的口號也許就是“Think different”和“Imagine the unimaginable”。在野黨可在國會選舉和總統選舉中取得勝利的秘訣也許就藏在這裡面。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