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不只美麗更有險惡逼人一面!揭祕海洋裡兩個駭人聽聞的魔鬼!


                  
大海納湛藍的樣子,往往讓人心動神往,在搭配上美麗的沙灘~簡直是極品呀!但除了海浪以外,其實海洋中住了兩大駭人聽聞的魔鬼──“海嘯”和“內波”!一個發生在海面,一個發生在海下,都是海水的異常波動。






海嘯是由海底或海岸附近,發生強烈地震或火山爆發後所引起的,波高可達30-40公尺;波長可達幾百公里;波速與水深的平方成正比,以水深5500公尺計算,可達每小時800公里。1960年5月22日,在南美智利沿海地區,發生了9.5級大地震,伴隨著大地震爆發了一次強大的海嘯。這次海嘯在鉀利沿岸的平均浪高為10公尺,最高為25公尺。海浪還以700公里/小時左右的速度,沿著太平洋傳播。當它抵達1萬多公里以外的夏威夷時,浪高達到9公尺,當它抵達日本和俄羅斯沿岸時(只用了21個小時),浪高仍有8.1公尺。這次海嘯給太平洋沿岸各國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在智利,成千上萬的人死亡和失蹤,200萬人無家可歸;在夏威夷,浪頭衝毀了島上的防護堤,衝倒了房屋,淹沒了大片土地;在日本,300多人喪生,3000多幢房屋倒塌,100多艘船只被打翻,有的船只甚至被拋出海面,深入內陸40多米,最後跌落在斷坦殘壁之間。



2004年歲末,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北端的海底,印度洋板塊的碰撞引發強烈地震,繼而引發巨大的海嘯,7個亞洲國家和1個非洲國家受到海嘯的重創,遇難者人數高達30萬。次年,由於餘震帶來的第二次海嘯,又奪去了數千人的生命。除了地震以外,海底火山爆發也會引發海嘯。1883年8月27日,印度尼西亞的喀拉喀托火山爆發,30分鐘後,引發了強烈的海嘯,呼嘯的巨浪使數萬人喪生……


說完海嘯,再說說海洋上的另一個“魔鬼”—內波。


一次,一艘50噸的鮭鱒流網漁船在西北太平洋作業。忽然發現船的主機雖然與往常一樣地運轉,但是船隻卻無法前進。漁民們驚恐萬分:這是怎麼回事?現在看來,全是內波在“作祟”。在上下密度顯著不同的兩層海水中,若有一層因某種外力擾動而產生波動,則會引起另一層的波動。如果兩層海水的相對速度達到一定程度,海水的黏性力,使得流速快的一層對流速慢的一層形成拉力,於是海水的水平流動變為紊流,並且產生垂直方向的波動,這種波動就是內波。

上述那艘受內波攪動的漁船,之所以無法前進,主要原因是上層水的厚度等於漁船的吃水深度時,漁船螺旋槳的旋轉(即使是低速旋轉),就會使上下密度些許不同的兩層海水,產生內波。由於螺旋槳所釋放出來的能見,大部分用在產生和維持內波上了,哪還有力址來推動漁船前進呢?內波,開始被人們注意是在挪威海灣,挪威船員們把它叫作“死水波瀾”。強大的內波,可使潛水艇沉沒。據推測,美國“長尾鰲”號核潛艇失事,就是由波高為90公尺的內波造成的惡果。





via:今日頭條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