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照很怕外流?10 個保障個資的好習慣

(圖片來源/Busted Nuckles)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個人隱私的保護顯得越來越重要。民眾很常因為一個不注意,就讓陌生人盜取重要個人資料。但其實只要養成良好的電腦使用與生活習慣,保護個資其實並不沒什麼困難。對此外媒《Forbes》就整理10個簡單、卻忽略的隱私保護方法!

(圖片來源/Centrify)為你的裝置設置密碼吧!使用密碼保護你的手機是最基本不過的事了,不設密碼當然有其方便性,但是除非幸運沒有人會去動你的手機,否則手機里的資料很容易被別人看光光。

(圖片來源/Talkwalker)利用通知服務來隨時監控在網路的活動如果你是名人的話(不是也沒關係),應該會非常的重視網路上的曝光。因此最好是隨時注意網路上誰在報導自己,或是自己的名字是否成為 Google上的關鍵字,這時利用“Talkwalker”來隨時監視自己的名字是再好不過了。(圖片來源/Facebook)隨時登出社群網站如果經常使用公用電腦來登入社群網站的話,養成隨時登出是很好的習慣,因為不知道會不會有有心人士會趁你不注意的時候偷翻你的臉書。

(圖片來源/Pixabay)不要隨便提供 E-mail、電話號碼、或住址經常買東西時被店家要求提供資料,通常這些店家會以消費者的資料來建檔,以保存消費者的購買資料,當然我們也不能確定這些個資會不會被當成商品賣出去。因此如果害怕的話乾脆不要提供資料給這些店家。

在 Windows系統下開啟硬碟保護。(圖片來源/Windows)

在 Mac電腦下開啟硬碟保護。(圖片來源/OSX)替電腦加密檔案如果能夠替電腦檔案加密的話,就直接加密吧。這樣子就算電腦遭竊或是遺失,硬碟里的資料別人也無法取得,在 Windows電腦下,使用“Bitlocker”就可以替硬碟加密。Mac的使用者在設定里的“安全性與隱私”打開“FileVault”即可。

(圖片來源/Pixabay)打開 G-mail的二階段認證俗話說雞蛋別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只要打開一個小設定,就可以透過手機認證來防止他人隨便登入,這對於經常換電腦或使用公用電腦的人來說,可是必備的動作。

(圖片來源/Pixabay)用現金購買隱私性的物品吧!如果有些東西是不想讓他人知道有買,或是不想在信用卡帳單上留下購買紀錄的話,就乾脆一點用現金購買!

(圖片來源/Facebook)Facebook發文設置成“朋友看得到”常在 Facebook上發文的人應該要常常的去注意隱私設定,以免發的文或圖片被不想讓他看到的人看到。

(圖片來源/Chrome)經常清除瀏覽歷史和暫存檔案Google Chrome、Safari、Firefox等等瀏覽器通常都支援定期自動清理瀏覽紀錄,使用者可以依照自己喜好來決定讓它何時清理。

(圖片來源/Pixabay)使用防毒軟體來保護電腦當然,使用防毒軟體來保護電腦是最快、最有效的方式,無論收費或者是不收費的防毒軟體,都能有效的讓電腦多一層保障。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