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風洞!美女被兇惡的猴子耍弄(全過程)!
黑風洞 ! 美女被兇惡的猴子耍弄(全過程)! 黑風洞是印度教的朝拜聖地,位於吉隆坡北郊11公里處,是一個石灰岩溶洞群,處在叢林掩映的半山腰,從山下循272級陡峭台階而上即可到達,也有纜車直抵洞口。黑風洞是在100多年前被發現的,該處石灰岩面積255公頃,洞穴不下20處,以黑洞和光洞最為有名。黑洞陰森透涼,小徑陡峭,曲折蜿蜒,長達2公里多,棲息著成千上萬的蝙蝠、白蛇和蟒蛇等150多種動物。光洞緊鄰黑洞,高50—60米,寬70—80米,陽光從洞頂孔穴射入,撲朔迷離。光洞附近一個洞穴中有1891年建的印度教廟宇,供奉著蘇巴瑪廉神,還有成百尊的彩繪神像。山下有洞窟藝術博物館,展示包括神像壁畫在內的印度神話文物。登上山頂,可遠眺橡膠園和錫礦山。黑風洞與擯城的穆爾干寺同為馬來西亞的印度教聖地,每年陰曆1—2月間的大寶森節(固定的三天內舉行)期間,虔誠的印度教徒用鋼針穿過皮膚,面頰和舌頭上用小刀、小叉刺穿,背負神像,唱著宗教聖歌遊行步入石洞參拜,為期3天,朝聖者可達30萬人。 平時到黑風洞的遊人也絡繹不絕。黑風洞是一組巨大的石灰岩溶洞。它是馬來西亞著名的科學、宗教及旅遊勝地。日本人佔領時期,這裡曾是抗日游擊隊的棲身之處。這組洞穴坐落在叢林掩映的半山腰。由山腳走到洞穴,要登272級陡峭的石級,爬上去頗費一番功夫。如不想走上去,亦可乘纜車直達洞口。在不下20處的洞穴中,以光洞和暗洞最為有名。光洞高約50~60米,寬約70~80米,由於洞頂有孔,陽光從岩隙中射進洞內,故名。射入洞內的陽光使晦暗的洞穴透出一種神秘的氣氛。洞內有形狀各異的巨大乳石從洞頂垂下,頗為壯觀。黑風洞據說是亞洲洞穴生態系統發育最全面的一處,有「馬來西亞大自然奇觀」、「石灰岩的夢世界」之譽。此外這裡還設有多座印度教神龕,所以此洞亦稱為廟洞(Temple Cave)。 暗洞在光洞左側,洞長366米。洞中陰森透涼,小徑陡峭曲折,有多種鐘乳石。有的狀如農夫、小孩、仙女,有的狀如各種奇禽異獸,可謂鬼斧神工、曲盡其妙。洞內有小溪潺潺,還有許多分洞,棲息著成千上萬隻蝙蝠和蛇。為保證安全,此洞已不向遊客開放。在光洞附近的一個溶洞中,有一座建於1891 年的印度教廟宇,供奉蘇巴馬廉神。據說該神能使不育的夫婦恢復生育能力,因此不少無子女的印度人甚至華人、馬來人紛紛來此拜神求子。另外,此溶洞內還有成百座彩繪的印度教神像。為此,這裡被認為是馬來西亞的印度教聖地。每年1月下旬到2月上旬,信徒來此慶祝大寶森節,為期3天,人山人海,來自全國各地的朝聖者可達30萬人之多。目前,廟門前石階次第修建與拓寬,大門牌坊更加華麗,台階兩側路燈高聳,以便觀瞻。黑風洞山麓左側有一個湖,湖旁也有一個石灰岩洞,人們稱之為「藝術畫廊洞」,洞里有很多色彩鮮艷的雕塑和壁畫。神廟洞,承載著神聖宗教的文化。這裡的宗教都深深烙上印度的色彩,洞中歷史悠久的印度教廟宇,蘇巴瑪廉神受人頂禮膜拜,此外還有栩栩如生的彩繪神像,表情各異,神聖的尊顏洋溢著對人間萬物的祝福。山下有洞窟藝術博物館更是讓人耳目一新,那些富含想像的神像壁畫以及古老的印度神話文物,活靈活現地出現在現代人的眼裡。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