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種不同國家的茶點小吃的做法~ 特別哦~

日式煎餅

1
人做過這道菜
上傳你做的日式煎餅
收藏
分享到
簡介米飯華麗的變身
  愛在東京
用料  米飯300g櫻蝦10g鹽少許油適量日式煎餅的做法  
  • 剩下的米飯用微波爐加熱後背用
  • 將櫻蝦細磨後背用
  • 將1,2混合后,攤在保鮮膜上用擀麵杖擀平,用直徑為5cm的模子成形
  • 烤箱預熱140度
  • 將整形好的餅乾放入托盤中,放入烤箱烤15分鐘
  • 15分鐘后,反正面翻一下繼續烤15分鐘
  • 烤好的6放到170到180度的油鍋里炸6分鐘左右
  • 出鍋后控干油,然後撒上鹽。或者可以刷上醬油,蘸上紫菜吃




    港式蛋撻

    8.4綜合評分 大家對這個菜譜的評價(28 份)好極了
    21挺好
    4一般
    1174人做過這道菜上傳你做的港式蛋撻收藏分享到簡介英國傳統做法里,蛋撻皮和蛋汁里都要加肉蔻,但香港人不喜歡吃這種有點辛辣味的蛋撻,而更喜歡清淡味道的。 
    港式蛋撻皮有兩種:一種是酥皮,英文叫 Puff pastry ,類似於葡式蛋撻的酥皮;另一種是牛油皮,英文叫 shortcrustpastry,要加很多黃油,因此有一種曲奇的味道。一開始在香港只有酥皮,後來泰昌餅店用曲奇麵糰做蛋撻皮,大獲成功。 
    資料記載中是1982年接手泰昌餅家的歐陽天閏造出曲奇皮蛋撻,才使香港的蛋撻有了酥皮和曲奇皮之分。他的蛋撻看起來與別無異,但即使冰箱冷卻后,再放進烤箱加熱口感仍然與新鮮出爐時一樣。不會像坊間的蛋撻,冷卻后出現蛋餡裂開的現象。 
    香港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特別青睞泰昌蛋撻,曾一口氣連吞好幾個,使泰昌餅店及其曲奇皮蛋撻聲名鵲起 
    之後彭定康每周都會來一兩次,還在泰昌餅屋親自做起了蛋撻。隨後,歐陽天閏把照片貼在門口。香港本地媒體聞風而來採訪,泰昌蛋撻迅即成為「香港第一蛋撻」,也開始被稱為「肥彭蛋撻」。  雯婷茜子用料  低筋麵粉90g,塔皮材料A黃油50g(先室溫融化),塔皮材料A蛋液80g左右,塔水蛋羹材料B糖粉20g,塔皮材料A歐德堡淡奶油25g,塔水蛋羹材料B細砂糖35g,塔水蛋羹材料B凈水90g,塔水蛋羹材料B港式蛋撻的做法  
  • 打蛋盆中先放入A中融化的黃油,糖粉,打蛋器攪拌至全部融合后,加入蛋液,繼續攪拌。直到全部融合,顏色變淺
  • 放入A中的淡奶油5克,繼續用打蛋器攪打(如果分量不多可以用手工的打蛋器)
  • 麵粉90克稱好放入粉篩,一定要用粉篩慢慢篩入,餅皮才會更加細膩
  • 先用筷子將所有粉末朝一個方向攪拌成雪花狀
  • 用手將雪花狀的粉塊慢慢捏合在一起,因為有大量的牛油,餅皮很容易做到盆光,手光,麵糰光揉合成光滑的麵糰一定要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至少一個小時取出
  • 將B中的所有材料混合均勻,蓋上保鮮膜放入冰箱至少6小時左右。配方中說明蛋羹的融合需要放置一段時間,成品的味道也會更加濃厚
  • 可以將塔皮分成兩大份,擀成一張大大的餅皮,大約厚0.4公分,然後用圈形的模具直接按壓在皮面上
  • 更細緻做法是將塔皮分成6等份,擀成厚薄均勻后再按壓出塔皮。取出圓形塔皮,放在蛋撻模具中,用轉圈輕輕按壓的方法貼合好。全部塔皮做好后,和蛋羹一樣放入冰箱冷藏
  • 烤箱250度預熱。將塔水分別倒入蛋撻模中,剩餘的塔皮可以做成曲奇小餅乾,放入烤箱烤制到蛋羹微微呈焦糖色,塔皮變成淺棕色即可。晾涼后再小心的倒出模具小貼士烤制時間因自家烤箱而定,配方中說明10分鐘即可,但我家烤箱一共烤了20分鐘塔水才變成果凍狀。但顏色仍然是淺黃的,不像葡式蛋撻有明顯的上色效果。

    紫薯糯米糍7.8綜合評分 大家對這個菜譜的評價(189 份)好極了
    123挺好
    52一般
    71613人做過這道菜上傳你做的紫薯糯米糍收藏分享到  張小花用料  紫薯2個糯米粉130g糖粉25g油20g涼水75g椰蓉若干雀巢煉乳若干紫薯糯米糍的做法  
  • 蒸熟紫薯
  • 紫薯剝皮,加入煉乳,搗成泥
  • 糯米+水+糖粉揉成團,+油,揉勻
  • 把紫薯泥包入糯米粉團中,用手心搓出圓形
  • 放入蒸籠
  • 大火蒸10分鐘
  • 蒸好趁熱滾入椰蓉中,完成

    檸檬餅乾6.9綜合評分 大家對這個菜譜的評價(31 份)好極了
    17挺好
    11一般
    3279人做過這道菜上傳你做的檸檬餅乾收藏分享到簡介就愛這種清香酸甜味兒——檸檬餅乾  玉池桃紅用料  低筋麵粉200克黃油130克新鮮檸檬汁30ML糖粉100克檸檬皮屑1小勺鹽1/2小勺檸檬餅乾的做法  
  • 新鮮檸檬擠汁。將檸檬皮切成屑。檸檬皮只要薄薄的黃色部分,內側的白色部分不要,否則口感會苦澀
  • 黃油室溫軟化后,把糖粉、鹽倒入碗里。輕輕攪拌使糖粉和黃油混合均勻。不需要打發黃油
  • 把檸檬汁倒入黃油里。繼續輕輕攪拌,使檸檬汁和黃油混合均勻
  • 低筋麵粉篩入攪拌好的黃油里。再倒入一小勺切碎的檸檬皮屑
  • 充分拌勻,使麵粉、檸檬皮屑和黃油拌成均勻的麵糰
  • 把麵糰放在案板上,用手滾圓成一個直徑5CM左右的圓柱形。把圓柱形麵糰放在油紙上,用油紙把麵糰捲起來,放進冰箱冷凍1個半小時以上,直到把麵糰凍得堅硬(是冷凍,不是冷藏哦)
  • 取出凍硬的麵糰,用刀切成薄片,排在烤盤上。,180度,中層,上下火,烤15分鐘左右,餅乾表面微金黃色即可出爐。餅乾冷卻后需密封保存小貼士這款餅乾,我個人是喜歡死了,俺就愛這種清香酸甜的味兒!檸檬特有的清香,酸甜酥脆的口感,太好吃了。

    香蕉吐司卷7.5綜合評分 大家對這個菜譜的評價(182 份)好極了
    121挺好
    45一般
    141497人做過這道菜上傳你做的香蕉吐司卷收藏分享到簡介做菜一向以好吃和簡單為主。所以又是一個超級好做的簡單的小食~ 做早餐很棒。 
    麵包片=吐司  尋沒用料  香蕉
    吐司片
    雞蛋

    壽司簾
    香蕉吐司卷的做法  
  • 壽司簾上面放上吐司,吐司上放剝好的香蕉,像卷壽司一樣緊緊捲起來
  • 裹蛋液,煎一下
  • 盛出,切成小斷,撒糖。可以吃了~小貼士1,一定要用熟透的香蕉,這樣不會有酸澀感。 
    2,如果香蕉過粗大,可以改刀切細瘦點兒。 
    3,可以在吐司和香蕉之間塗上任何口味果醬等等,口感更豐富。 澆上煉乳更香甜。

    荷蘭鬆餅1人做過這道菜上傳你做的荷蘭鬆餅收藏分享到簡介荷蘭鬆餅  德州農民的熱灶台用料  中筋麵粉270克即時酵母1小勺肉桂粉1小勺糖70克黃油57克水60克蛋1個鹽1小撮餡料適量荷蘭鬆餅的做法  
  • 混合中粉,酵母,肉桂粉,糖,把冷藏切小塊的黃油用兩把餐刀(或者一個pastrycutter)切拌入乾粉,直到黃油成為被麵粉包裹住的小顆粒
  • 慢慢加入水,攪拌至均勻,切勿揉面過度
  • 加入蛋和鹽,攪拌成團即可,不要揉面多度產生筋度
  • 加蓋放鬆發酵30分鐘
  • 粉10份左右(根據模具大小),撮成團,壓成餅,放入華夫餅模具,蓋蓋,加熱40到60秒
  • 趁熱用小刀把餅乾剖成長下兩半(一定要趁熱,放涼就脆了,不可能對剖)
  • 加入餡料,製作成夾心餅乾

    秋味銅鑼燒 32人做過這道菜上傳你做的秋味銅鑼燒收藏分享到簡介加了年糕和核桃的和風銅鑼燒。核桃香脆,年糕軟糯,甜中帶咸,口感風味俱佳。 

    外皮偷懶用了現成的粉料。若沒有請參照summer的方子來調製完美銅鑼燒用的麵糊:http://www.xiachufang.com/recipe/17957/  料理仙兔 用料  糯米粉50g白砂糖40g水90ml醬油一勺味醂半勺鹽少少澱粉(玉米澱粉等,用於防粘)適量紅豆沙一小碗核桃一小把pancake 綜合粉一小包蜂蜜1~2勺秋味銅鑼燒的做法  
  • 糯米粉邊加水邊攪拌至均勻,無粉粒的狀態。
  • 加糖,一點點點鹽和一勺醬油(國內的醬油比較濃要少加一點阿!)
  • 再加半勺味醂(沒有的話用米酒代替,或者不加也可以(。-_-。))
  • 所有的都攪拌均勻。
  • 蓋上保鮮膜,放入微波爐(600W,2分鐘左右),取出用木勺稍攪拌,再蓋上保鮮膜放微波爐繼續加熱1分鐘。
  • 變成半透明后,用木鏟等沾水把糯米糊盛出,放在撒滿澱粉的容器上,上面再撒上澱粉防粘。冷卻。
  • 核桃敲碎。(直接切碎或者放在保鮮袋裡再壓碎)可以碎一些,也可比米粒稍大一點點的大小。不要太大就可以。
  • 把碎核桃和豆沙混合成餡料備用。(豆沙已經用糖調味了)
  • 準備外皮的麵糊。攪拌均勻后加2勺蜂蜜。(這樣會使烙出來的銅鑼燒有好看的顏色)沒有現成粉料的同學,請參照這個方子調製麵糊http://www.xiachufang.com/recipe/17957/
  • 最小火,最少的油(用廚房紙拭去多餘的油),加一勺麵糊,流成一枚的大小,加熱一會兒表面會又很多氣泡就對了嘛!如果想要焦褐色就不要急著翻面哦(這個要自己做實驗了。。)一面烙好了其實另一面也基本熟了,所以翻面后可以很快盛出。一面有焦褐色就好了嘛! 

    如果覺得粘鍋就說明還沒到翻面的時機哦。
  • 取兩枚外皮,塗上豆沙餡(不要太多),其中一枚放上一小塊年糕。兩手合在一起。就完成了嘛!小貼士1.攪拌好的糯米糊如果放置時間長的話,會沉澱,這樣加熱出的碗底就會留下不均勻的地方。攪拌好了馬上放入微波爐加熱~~~ 
    2.核桃可以事先炒一下,更香脆。這個隨意啦。 
    3.醬油選清淡的日式醬油。如果怕加了醬油不合口,可以先挑戰下不加醬油的做法,只加糖就好了(。-_-。) 也很好吃的。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