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食的11大好處:利於身體排毒 減少慢性病
每年的1月25日被定為“國際素食日”。素食主要是指以水果、蔬菜、豆類、谷物、種子和堅果等植物類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吃素食有很多好處,也並不是讓你“永生不知肉味”。“國際素食日”的確立,意指倡導人們應吃多素食,少吃肉類食物,發揮素食的好處以促進人體健康,遠離疾病!
國際素食日 老中醫揭秘素食不為人知的11大好處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人脂肪、蛋白脂、糖分攝入過多,造成了營養過剩、營養失調。從營養學角度來說,人類飲食的葷素黃金比例應該為2:5,即2分葷6分素。但是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改善,人們傾向於食用更多的動物性食物,甚至把這個比例倒了過來,成了7分葷1分素。所謂病從口入,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正是形成多種現代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根源。國際素食日的確定,提醒人們要擺脫這一不合的飲食習慣,多吃素食,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另外,由於肉類熱量較多,纖維素含量少,消化後產生的糞便量較大,不利於腸道蠕動。糞便在腸道內長期積存,水分被吸收,變得幹結而形成便秘。同時,糞便在腸道積存,其中的毒素又被腸道吸收,會讓人產生口臭、飽脹、嘔吐等病症。與之相反,蔬菜等很多素食含有大量纖維素,可以增加腸道蠕動,促進排便,有利於人體健康。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吃素食有哪些好處。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