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悲慘的地方…揭密印度陰冷寡婦之城:她們終生生活在恥辱中
位於印度首都新德里以南約130公里的沃林達文(Vrindavan),相傳是印度教重要神祗「黑天神」童年生活的地方,因而被視作印度教的「聖城」之一。但在印度,小城還有另一個名字——「寡婦之城」。
據印度專門從事慈善救助的公益組織「蘇拉布」介紹,目前有超過一萬名寡婦在沃林達文生活。這些聚居的寡婦從何而來?她們在小城過著怎樣的生活?新華國際常駐新德里記者畢曉洋日前專程前往探尋,替您揭開這座小城的神祕面紗。
在印度新德里附近的沃林達文,幾名寡婦在日出前離開庇護所,走向一公裡外的黑天神廟。畢曉洋攝
從新德里驅車出城,沿著平靜的亞穆納河一路南下。大約兩個小時後,便是沃林達文,一座只有幾萬人口的印度小城。
小城不大,卻名聲在外。一方面,這裡是傳說中印度教重要神祗「黑天神」(Krishna)——《聖鬥士星矢》裡的海鬥士克修拉即取材於此神——度過童年的地方;另一方面,城中約一萬人口,竟是由印度多地前來的寡婦構成。
按照印度教傳統,
丈夫早逝的婦女是「受到了神的懲罰」,這些被視為「不祥」的女子,會被婆家和子女聯手逐出家門。失去社會地位的她們,只能依靠收入極低的職業甚至乞討為生。而在以西孟加拉邦為首的部分地區,這種傳統尤為強勢。
在印度新德里附近的沃林達文一間由政府運營的專門庇護所,一名寡婦躺在寢室內的床上。(新華社記者畢曉洋攝)
印度公益組織「邁裡」執行主任維尼.辛格介紹,這些婦女會被強迫削髮,作為寡婦身份的外顯;象徵女性身份的手鐲會被砸碎;她們餘生只能穿著白色的紗麗,因為鮮豔的顏色「可以引起其他男人的注意」,會被認為「不忠」;她們只能用乞討來的穀物製作最簡單的食物,不能使用香料,因為那樣會「激起她們內心的慾望」。總之,要用各種手段說明,「這個女人失去了丈夫」。
而正是沃林達文城中超過4000所的黑天神廟,為這些不堪驅逐的寡婦提供了棲息之地,黑天神則成為她們孤獨心靈的庇護者。她們在廟中唱誦頌神讚歌,換取少量的食物;也經常需要沿街乞討,維持生計。隨著越來越多的寡婦來此聚居,沃林達文也漸漸成了有名的「寡婦之城」。
頌唱間隙,寡婦們會排隊從神廟工作人員手裡領取簡餐:兩片甜麵包乾,一杯加奶的茶水。新華社記者畢曉洋攝
失去丈夫,失去一切
失去了丈夫,對於這些家庭婦女來說,意味著失去一切。她們被禁止參加一切家庭和社會聚會,所有的節日也從此與她們無緣。
而貧窮更加重了她們的困境。一些寡婦認為,她們之所以被家庭拋棄,根本原因還是沒有財務自由:因為貧窮,婆家和子女視她們為負擔,巴不得她們趕緊離開。
來到沃林達文後,她們通常會在黑天神廟內頌唱神明。頌唱每天早晨和傍晚各一場,時長在2至3小時不等。
參與早上頌唱的寡婦可以獲得5盧比作為報酬,傍晚則為7盧比(10盧比約合新台幣5元)。
當地旅行社也將此列為帶客參觀的一項,某種程度上,這成為這些婦女收入的來源之一。每當有遊客向「功德箱」內投入錢幣,寡婦們的頌唱之聲和鼓點便隨之加大加快,振聾發聵。
據當地官員介紹,財政每月為每位居住在政府運營庇護所的寡婦
提供500盧比(約新台幣250元)的飲食補助和50盧比(約新台幣25元)的「零用金」。每位寡婦還可憑救濟卡購買定額的麵粉、大米、糖、油等生活物資。
在一間政府運營的庇護所,一名寡婦擁抱前來探訪的公益組織「蘇拉布」成員。「蘇拉布」每月向近千名寡婦提供每人2000盧比(約新台幣1000元)的補助。(新華社記者畢曉洋攝)
苦甜共存
畢曉洋對沃林達文的印象,最初僅限於當地每年3月盛大的灑紅節慶祝儀式。但從當地媒體報道中偶然得知,這座印度教「聖城」明亮的色彩背後,竟還包藏著如此令人唏噓的辛酸。
確定選題後,他和幾家印度慈善公益機構一同前往採訪。「令人感動的是,這些被遺棄的寡婦,仍然保留著對人世的善意,」畢曉洋說,「她們會笑著迎接你的目光,合十行禮。」
與她們在家鄉的境況不同,沃林達文的居民早已習慣了寡婦們的存在。近年來,當地政府和一些公益組織在沃林達文建立了多個專門的寡婦庇護所,為她們提供最基本的飲食、住宿和少許生活補貼。
但在畢曉洋看來,對於城中超過一萬名的寡婦而言,這樣的幫助仍然有限。更重要的是,傳統陋習依然存在,對寡婦的歧視沒有消除,迴歸家庭、融入社會仍然是這些寡婦尚不可及的內心訴求。
「在庇護所過夜的那晚,她們邀我加入頌唱活動。這些寡婦多講孟加拉語,我聽不懂,也不會唱,只能拿小鑔,跟著鼓點幫她們伴奏,」畢曉洋回憶道,「唱畢,她們挨個湊過來,說著我不明白的語言,摸摸我的手和頭。懂了,這是在表達祝福。」
在印度新德里附近的沃林達文一所黑天神廟,一名寡婦領頭呼唱頌神讚歌。每天每名寡婦可以參與上下午兩場頌神儀式,共獲得12盧比(約新台幣6元)的報酬。(新華社記者畢曉洋攝)
採訪過程中一個細節,讓畢曉洋印象尤為深刻:「離開時,一位50多歲的寡婦擠進來,往我手裡塞了小小的一包餅乾。晚上餓,摸出來吃了,焦糖味的。——苦甜共存。」(畢曉洋)
轉載自:新華網
真的覺得她們好可憐
為什麼老公早死就要被視為不幸呢?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