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城裡的房子賣不掉 清華學者:農民工非「接盤俠」
![]()
全國人大代表蔡繼明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大 中 小 頭髮花白,見到熟悉或不熟悉的記者,進入主題前,總喜歡先主動打打招呼。3月1日,今(2016)年60歲的蔡繼明,在全國兩會即將開幕前夕,再次以『蔡繼明兩會議案建議發布會』形式,出現在記者面前。根據華西都市報報導,蔡繼明,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截至今年,他與全國兩會『結緣』已有18年。蔡繼明告訴封面記者,連任三屆全國政協委員15年裡,他提交兩百多份提案,其中土地改革有30份。『當時有人稱我「土地委員」,或許就是由此而來。』今年全國兩會,蔡繼明準備了9份建議。『其中,關於加快農民工市民化的建議,是我最為關注的。』蔡繼明說,推進城鎮化,讓農民工市民化是一條路子。不過,千萬不要指望他們是房產市場『接盤俠』。應從制度改革入手,打破農民工進城門檻,讓他們自由遷徙。同時,改變房產市場遊戲規則,對房地產市場的供給側進行結構性改革,降低房價,讓農民工買得起城裡的好房。
話現象 二元城鄉讓農民『半市民化』蔡繼明說,關於農民工市民化問題,他已多年關注。因為這與大陸推進的城鎮化息息相關。如何推進城鎮化,政府特別強調要以人為本。所謂以人為本,無非強調的是『化人』不是『化地』。這些年,政府征地範圍不斷擴大,大量的新城建設起來。但是農民工雖然進了城,並沒有落戶。去年,大陸官方公佈資料顯示,大陸城鎮化率常住人口城鎮化已達56.1%。但是,我們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大概37.5%。這樣,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之間,相差18個百分點。用18乘以大陸全國人口總數,得出資料是2.6億人口,即為農民工『被城鎮化』。也就是說,這個群體生活工作在城市,但是並沒有戶口。大陸存在城鄉二元制度,包含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所存在的差別,有戶口和沒有戶口,實際上存在巨大差異。『正是城市二元結構的存在,讓有戶口和沒有戶口存在著巨大差別。』蔡繼明說,全國有大概3500萬流動兒童,就是跟著父母進了城。在農村,大概有6000萬左右的留守兒童,還有5000萬留守婦女和老人。現在大量進城的農民工,80後、90後占到60%-70%。這些人進城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打工,是希望能夠在城市居住下來,但城市在這方面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