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大地震/土壤液化勿恐慌 3月公開潛勢區及配套因應
![]()
行政院長張善政(前右)赴台南市視察民宅土壤液化與學校災損。(圖/行政院,2016.2.27) 大 中 小 南部0206強震,使得土壤液化問題再度為國人所關注,經濟部擬於3月13日前公開潛勢區,內政部也將提出配套,強化新建物基礎結構設計,既有建築物則將委託專業技師公會成立諮詢服務團初步篩選判定,提出因應對策,以減少土壤液化對建築物的安全影響。另一方面則加強宣導作業,讓民眾瞭解何謂土壤液化現象,減少不必要之疑慮。土壤液化是指地震可能造成原本土壤與地下水的壓力失去平衡,使土壤變成像泥漿一樣的液態狀;而一旦土壤發生液化,在上面的建築物就會失去支撐力,產生傾斜或下陷,甚至還會伴隨著噴砂及造成地表龜裂。通常土壤液化較容易發生在砂質土壤為主的地方,並且與地下水飽和度有密切的關係。民國88年921大地震在中部地區造成之土壤液化,當時國科會在當地研究並提供民眾諮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業就開始著手進行全國液化潛能圖之繪製,該圖之繪製分二階段,第一階段為鑽探資料之收集,第二階段進行土壤液化潛能分析,翌年就已完成嘉義、台南、高雄等縣之液化潛能圖。本次震災,台南溪頂、溪東、安西等里亦出現土壤液化,導致房屋傾斜、下陷及路面隆起、斷裂等安全問題,再度引發國人關注。行政院政務委員許俊逸日前表示,經濟部已長期進行調查研究,針對可能有土壤液化潛勢的區域,已完成台北市、新北市、高雄、宜蘭、新竹、台南、屏東等7個都會區的土壤液化潛勢圖測製;今年將辦理台中、彰化、雲林、嘉義,106年則辦理桃園、苗栗、花蓮、台東平原等地,至基隆、南投及金門、澎湖、連江等,則列入下一階段調查。政府基於「政府資訊公開法」規定,將主動公開土壤液化潛勢區調查成果與相關圖資,針對已完成測製的圖資,規劃於3月13日前,完成土壤液化潛勢區公開系統,並提供套疊街廓含道路資訊與坐標查詢功能,方便民眾及各界使用。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