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來襲!創造「Curry+LBJ」不是夢,未來將現完美球員?

ESPN消息,隨著時代發展,如今體育領域開始越來越多出現科技元素,NBA作為這個世界上最成功的職業體育聯盟之一,自然走在最前沿。那麼在未來,有哪些技術有可能讓NBA球員受益?科技刺青在NBA裡,刺青很常見,但多用於球員彰顯個性,但一種「科技刺青」的出現或許會帶來新的作用。在德州奧斯丁有一家軟體公司,他們就開發了一種裝置,它可以附在皮膚上,可以收集投籃數據,記錄投籃形式,比如像在哪裡投的,在什麼時候投的,球員是如何使力的,等等。它還可以利用微小的生物感測器來記錄球員的健康情況,再轉為數據,發送在手機的應用軟體上。過去6個月,研發人員一直在致力於開發這個產品,這個科技刺青附在皮膚上的感覺就像是佩戴一個布料的手臂護具一樣。蜻蜓視野NBA的組織者們時常都彷彿腦後長眼一般,那麼如果他們真的在腦袋後面長了眼睛呢?或者說,他們真正擁有了全場無死角的視野?科技從蜻蜓身上找到了答案,蜻蜓擁有突出的球狀眼睛,這讓它們擁有360度的視野範圍,澳洲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軟體,可以做到模仿蜻蜓的視力,現在他們正把這個技術運用到生物模擬學界。假以時日,球場上就會出現真正的不看人傳球。顱內刺激一個NBA球員想在投籃力學上做得完美,一般都要花上幾年時間,但感謝一種正在開發的顱內刺激技術,球員們或許只需要藉助光波刺激在一天時間就可以讓自己的跳投突飛猛進。這項技術已經在空軍飛行員中做過測試,效果顯著,識別目標的精確度能提升兩倍。空軍研究實驗室的博士Andy表示目前收集的數據很有幫助,已經有理由相信,這種顱內刺激對增強人的學習能力能起到一個正效應。未來有了這種技術,也許Andre Drummond、DeAndre Jordan的罰球將不再是噩夢。奈米技術像Kobe Bryant這樣久經沙場的球員,打到今天阿基里斯腱鮮有不傷的。運用奈米技術,他可以避免一些傷病,更好地節約、保養身體。西北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教授是這方面的先驅,他正在研究新式的前十字韌帶重建技術,將人骨奈米晶體用人工製造的生物材料和聚酯纖維手術嫁接,如果這個技術今後獲准在人類身上使用,未來的前十字韌帶重建過程會比現在更快、痛苦更少。CRISPR基因定製想像一下,如果你可以自己選擇最好的籃球基因,比如更高密的肌肉群,或是更強健的骨密度,這有多好?這不是科幻小說。這是現實,是新型基因編定技術,簡稱為CRISPR。2015年,中國的科學家設計了一個工具用來基因編定,分析那些不能存活的人類胚胎。這種技術很酷,但也有點讓人害怕,有了CRISPR技術,未來就可以打造出一個完美的NBA球員。當然,基因工程是涉及到人類道德範疇的,只能說一切都還只是假設。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