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日本人最愛的「瘋買NO.1」竟是這樣物品!現在菜市場到處可見...每包200元




2015年被稱為中國遊客爆買日本商品的時代,500萬中國人訪問日本,並在日本大量揮金!但放眼歷史,中​​國明朝卻是相反的現象。


1523年,在中國主要對外的貿易港寧波,就出現了這樣一幕:

在明朝政府「市舶司」於嘉賓堂舉行的歡迎宴會上,二批日本人雖然服飾相似語言相通,卻彼此都是橫眉怒對互相爭執,雖然明朝陪同官吏不斷在中間企圖調和,但最後其中一方居然怒喝一聲,拔出刀來撲上去,兩派日本人在明朝設立的歡迎宴會上大打出手,最後形成數百人的大混戰.......寧波出現的大騷亂幾乎讓明朝和日本的官方貿易停頓,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爭貢之役」。

原來,這兩批日本人分別是來自日本關西九州的大內氏,和日本關東的細川氏。他們各自都有數百人規模,十幾艘大型貨船。他們在明朝歡迎宴會上大打出手,原因是為了爭奪搶先與明朝貿易的資格。

在這件事發生的100多年前,明成祖與日本確定了勘合貿易的形式,規定日本足利幕府每10年向明朝派出3艘船以進貢的形式與明朝官方貿易,但後來因為日方獲利巨大,於是各地方大名和寺廟也加入到這個行列來,最後來中國進行勘合貿易的船隊變成了完全的日本各勢力商團競爭。這次的「爭貢之役」就是這樣:日本兩大地方集團為了爭奪外貿權競爭白熱化最終大打出手。雖然明朝在此事過後縮緊了朝貢貿易最終甚至停止,但經濟力量是無法阻擋的,明朝中期後來出現的倭寇猖獗,其實很多不過是中日沿海商人聯合起來的一場武裝走私而已。

等等,不是說日本人做生意團結,自己人一致對外嗎?

拜託,這是16世紀,不是20世紀,這時的日本和20世紀日本的形象完全不一樣
哪些不一樣呢?首先,這時代日本國內流行的貨幣,主要以明朝發行的永樂通寶為主。




什麼?日本用中國錢?不是美元嗎?
對,其實從宋朝開始,中國的銅錢就因為製作精良,貨值穩定,成為日本,東南亞甚至南亞等國的主要貨幣了,就跟今天美元在很多不發達國家一樣。

比如這條新聞:
據日本《朝日新聞》7月9日報導,日本文物調查公司IBISOKU關西分公司8日發布消息稱,在京都市下京區的建築工地附近出土了一隻陶罐,罐內存有4萬枚以上的古錢這些古錢大概於15世紀前後在日本流通,明朝的「永樂通寶」最多,占到約12%。
最搞笑的是這些銅錢的原料銅,很多是從日本進口過來的,日本再把這些銅做成銅錢進口回去。因為日本的銅錢鑄造技術當時不過關。


當時的日本主要向中國出口的商品是什麼呢?
當然不是日本汽車車和抽水馬桶,而是:刀劍,銅,硫磺,和蘇木。除了刀劍外基本都是原料。
而進口的中國商品,除了上面提到的銅錢外,還有生絲,高級織物,書畫,書籍,陶瓷器漆器,醋,粉,小食籠等等一長串,基本是一切中國製造的東西都熱銷。滲透到社會和民間各個方面,和今天中國人去海外搶購從高檔電器到生活用品等一切的樣子及其相似。


瓷器和絲綢







日本茶道流傳至今,視為國寶的那幾件茶碗,很多都是進口自中國。
但讓人最想不通的的,是這個:




沒錯,你認識,糖炒栗子!這個一度曾經是日本皇室的特供品!日本是有野生栗子的,只是糖需要進口,想想這東西居然讓日本人為了這個用糖炒出來的味道,一艘船走好幾個月甚至一年從中國運到日本。

去過日本的人今天都會發現,日本人對栗子的熱愛到今天還是很驚人,而且今天還在大量進口栗子
轉載自:今日頭條



太誇張了吧!如果到菜市場買,最貴的也才一包200吧!
好難想像當時竟造成搶購風潮
本帖最後由 amcca49 於 2016-3-4 19:10 編輯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