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了?捐血率亞洲第一 台灣逾半血漿卻難用

▲南投憲兵隊弟兄做公益不落人後率先報到捐血。(記者扶小萍攝) 大 中 小 台灣人好熱血,根據統計,每年捐血人次超過180萬人,全球數一數二,但專家表示,捐出的血液中,大約有一半是紅血球、白血球與血小板,另一半則是血漿,如果要製備血友病、腸病毒重症、肝硬化等所需的血漿製劑,只能夠用500cc的血袋,因此呼籲民眾若有意願、有能力捐血,最好捐500cc才不浪費。台北醫學大學、台灣血液基金會今(8)天協辦國際血漿製劑協會在台舉辦的國際血漿製劑研討會。北醫大生醫材料暨組織工程研究所所長白台瑞表示,2014年台灣人捐血比率高達7.5%,在世界數一數二,不過,台灣的捐血袋分為250cc及500cc兩種,其中每年捐血250cc的人數約120萬人,捐血500cc的人數只有65萬人,但要製備血漿製劑,需要200cc的血漿,也就是400cc的全血才足夠,因此只能夠用500cc的血袋,250cc的血袋無法用來製作血漿製劑,不能用的部分形同浪費。由於台灣缺乏血漿製劑工廠,目前需仰賴送往澳洲代工製造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第8因子、凝血第9因子等血漿製品,再運回台灣使用,不過,有些血漿仍不符合血漿製劑工廠的標準,只能丟棄。台灣血液基金會董事長、前衛生署長葉金川說,國內一年約有180萬人次捐血,亞洲第一,其中55%都是捐250cc,另45%才是捐500cc,捐500cc多以男性為主,如果想要捐出的血能夠完全被利用,能捐500cc當然是最好。台灣血液基金會指出,日本近年已開發出從250cc製備血漿製劑的關鍵技術,台灣血液基金會已與日方連繫中,希望未來儘管只捐血250cc也可以幫助更多人,愛心不致白費。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