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邪門...泰國鬼片新素材?曼谷流行收養神仙娃娃 祈求帶來財富好運
綜合環球郵報和Mashable新聞博客報導,走在泰國曼谷的大街上,時常看到許多女人和一部分男人們懷中抱著“神仙娃娃”,他們對待娃娃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走到哪裡都會帶著他們,這些娃娃在餐館中會有自己的菜單,而且也會受到僧侶的保佑。這些“神仙娃娃”被視作天使,泰語為“luk thep”。
最早開始收養“神仙娃娃”的是寧媽媽(圖中),她是一個娃娃收集愛好者,曾經聲稱要開一個心靈博物館。寧媽媽之前靠售賣小飾品為生,在她發起收養“神仙娃娃”潮流之前,飾品經營曾陷入困境。上圖為寧媽媽號召大家參加 Wai Khru慶典,她的裝扮仿照印度教中象徵物產豐饒、愛和奉獻的神靈,慶典大約有40人參加,每人至少帶著一位“神仙娃娃”。
這是寧媽媽最喜歡的一個“神仙娃娃”,給它取名為“百萬富翁”。此外,寧媽媽還介紹了一個名為“寶石”的神仙娃娃,她會隨著娃娃年齡的增長為娃娃換上合適的身體和裝扮。“寶石”現在5歲了,身穿白色裙子,最近受到泰國人的瘋狂追捧。在泰國,人們收養“神仙娃娃”是為了祈求神靈庇佑,據說可以帶來好運和財富。
這是寧媽媽家裡的一個房間,裡面放滿了正在睡覺的神仙娃娃。寧媽媽14年前在附近市場花10美元買了第一個娃娃,在2010年左右發現這種娃娃的銷量很好,於是,她不再把它當做普通的洋娃娃,而是當做一個會說話、會分享食物、會買新衣服的真正小孩,之後“神仙娃娃”迅速火了起來。寧媽媽不斷向別人說,“神仙娃娃”象徵著幸福、財富和恆心。
現在,一個“神仙娃娃”可以至少賣到42美元,甚至更高。對於寧媽媽而言,“神仙娃娃”的意義在於能夠為她帶來很多的收入。但是,寧媽媽卻解釋說,她一直都堅持滿足不同“父母”的需求,會根據“父母”的特點提供合適的“神仙娃娃”讓他們收養。在當地,大多數人信仰佛教,迷信和精神信仰在當地人的生活中佔據很大一部分。
33歲的蓋德(Gade)懷中抱著她家裡的“神仙娃娃”,蓋德的父親正在撫摸娃娃的手。很多人覺得蓋德是因為失去了孩子才“收養”了一個娃娃,但是蓋德否認了這個說法,她真誠地說:“我不是為了祈求好運或者財富,只是希望家裡能多點歡樂。”蓋德父親也承認說,自己之前經常喝酒、和妻子吵架,但自從這個娃娃來了之後,他的煩惱少了很多。
圖為一位婦女抱著“神仙娃娃”參加寧媽媽舉辦的慶典活動,印度教的僧侶會為前來參加的人祈禱。當地各家報紙上都刊登了很多關於收養“神仙娃娃”的報道,今年1月份最為瘋狂。泰國一位報道過“神仙娃娃”的記者亞當?拉姆齊(Adam Ramsey)說:“人們相信擁有‘神仙娃娃’並且照顧好它,就會迎來財富和好運。”
皮塔(Pita),今年41歲,是新加入收養“神仙娃娃”陣營中的一員。皮塔很早以前就想要擁有一個神仙娃娃,直到去年12月份才實現了這個願望。圖中,皮塔和她的丈夫每人懷中各自抱著一個“神仙娃娃”,旁邊椅子上的是他們的兒子。
圖中,皮塔抱著名為娜塔莉(Natalie)的“神仙娃娃”,正在接受僧侶的祝福和保佑。人們想要“收養”娃娃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是皮塔只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擁有一個女兒”的願望。在泰國,很多只有一個兒子的媽媽和皮塔的想法一樣。
圖中,皮塔抱著名為娜塔莉(Natalie)的“神仙娃娃”,正在接受僧侶的祝福和保佑。人們想要“收養”娃娃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是皮塔只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擁有一個女兒”的願望。在泰國,很多只有一個兒子的媽媽和皮塔的想法一樣。
圖為一對伴侶在家門口的商場為他們懷中的“神仙娃娃”買鞋子。亞當?拉姆齊說:“我不知道大家為什麼如此熱衷於‘收養’這種逼真的娃娃,可能是想在動盪的經濟和整治環境中獲得一點心靈上的安慰。這些娃娃或許會讓他們看到生活的希望。”
有點可怕............
轉自網易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