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精選》林奇芬/不懂的商品不要買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理財之前,一定要認清產品風險再投資。(圖/NOWnews資料照) 大 中 小 人民幣TRF風暴、連動債風暴,歷史總是不斷的重演。如果總是買進自己搞不懂的產品,再多錢也不夠賠。理財之前,一定要認清產品風險再投資。最近人民幣跌破6.7關卡,又引發了人民幣TRF風暴。據新聞媒體報導,有某家中小企業損失高達200億元,一生心血盡數賠光,同時初估有3700家企業受影響,損失高達600億元以上。上周跟朋友吃飯聊天,朋友告訴我她的友人也是人民幣TRF受災戶。這也讓人回想回起2008年雷曼風暴之後,連動債投資人損失慘重的記憶。朋友說她當年也是連動債受災戶,之後就不敢隨便投資。面對這些層出不窮的理財風暴,投資人該如何因應呢?簡單一句話,不懂的商品不要投資。雖然同樣這句話,已經說過很多次了,但是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如何判斷投資產品的風險呢?幾個簡單原則。一,獲利有限、虧損無限的產品設計。我不是放馬後炮,人民幣TRF產品一推出時,我就跟周邊朋友說,這個產品不能買。為什麼呢?因為它的商品設計是,當人民幣升值時,升值到某個價位一定要停利出場,但若人民幣貶值時,虧損空間不設限,而且以二倍計算。這是一個賺一元、賠二元的商品,獲利有限但風險無限(其實,這是一個較複雜的選擇權產品組合)。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