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細數僑胞百年貢獻 盼加強與僑界聯繫
![]()
▲馬英九出席華僑救國團聯合總會第64屆華僑節大會。(圖/記者陳明安攝,2016.10.20) 大 中 小 前總統馬英九20日參加華僑救國團聯合總會第64屆華僑節大會,會中致詞時,細數過去僑胞革命建國、抗戰救國、投資興國的各種貢獻。他希望未來民眾可以記得僑胞對中華民國的貢獻,也希望繼續維持與海外僑胞密切聯繫。本次活動不分藍綠,主要巨頭都來參加,包括副總統陳建仁、國民黨主席洪秀柱、馬英九等人。馬英九致詞時指出,華僑為革命之母,1894年成立興中會,參加的30幾個人都是華僑,華僑對國家貢獻第一階段就是「革命建國」。第二階段是「抗戰救國」,抗戰前幾年軍費90%來自僑會。政府遷來台灣後,僑胞的貢獻就是「投資興國」,僑胞在不同階段都有不同貢獻。他還舉例指出,十多年前參觀整修後的新加坡晚晴園,全世界最好的國父紀念館之一,當中有4個黑色銅像,園方是參加黃花崗之役的勞工殉難,馬英九聽後眼淚快掉出來,很感謝這些華僑放棄一切,回去廣東成為七十二烈士。
![]()
▲馬英九出席華僑救國團聯合總會第64屆華僑節大會。(圖/記者陳明安攝,2016.10.20)
![]()
▲馬英九出席華僑救國團聯合總會第64屆華僑節大會。(圖/記者陳明安攝,2016.10.20)
![]()
▲馬英九出席華僑救國團聯合總會第64屆華僑節大會。(圖/記者陳明安攝,2016.10.20)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