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萬象/創一代過渡到企二代 「二代接班」最優選擇?

創一代過渡到企二代,「二代接班」最優選擇?。 大 中 小 據記者統計,從年初開始,截至今(2016)年10月21日,已有10家上市公司董事長職位,被傳給了『80後』的『企二代』們。在目前滬深兩市2912家上市公司中,由『80後』擔任董事長的上市公司已經有63家。這裡面,又有40家上市公司,是在近幾年完成權力交接。企業的掌控權,由『創一代』過渡到『企二代』。根據新京報報導,記者發現,『企二代』們普遍具有高學歷特點,不少有海外求學經歷。而『企二代』們一旦完成學業,則多被安排進家族企業開始歷練,直至接班。在記者的統計樣本中,目前滬深兩市已有15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由『86後』擔任,其中屬於『企二代』的為13人。年紀最小的只有26歲。資本七日談眼下,新的接班潮正在大陸民營企業中上演。僅今年前10個月,便有10家上市公司進行了董事長更換,由『企二代』接任。接班的『企二代』則呈現年輕化,如『90後』何建南,在今年6月份當選申科股份董事長時僅26歲,是目前滬深兩市最年輕的董事長。『90後』的嶄露頭角,只是『企二代』接班大浪潮來臨的序幕。資料顯示,在1716家民營上市公司中,董事長年齡超過60歲的企業,已經有306家之多,如果將這個年齡指標放寬到55歲,企業數量將增加到531家。在大陸,民營企業大多數為家族式企業。也就是說,未來幾年,『企二代』將陸續接過父輩的衣缽,登上舞台。但家族企業是不是一定要由『企二代』接班?在『企二代』掌控下,家族企業就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嗎?相比於白手起家的家族企業『創一代』,『企二代』們都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優渥的家庭條件使得『企二代』普遍接受過良好的教育,高學歷者比比皆是,有海外留學背景的也不在少數。但這並不意味著『企二代』們掌控下的企業就能夠一帆風順。相反,部分家族企業在『企二代』倉促接班下,業績出現不穩定。如曾經作為醫藥龍頭的北生藥業,實控人何玉良2008年突然離世,無任何企業管理經驗,尚在海外留學的女兒何京雲被推上董事長位置。6年後,北生藥業落得賣殼境地。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