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 ❤ 這個符號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心臟是一個相當不好看的器官。由扭曲的球根狀心室、靜脈和肌肉組成,它既不激發愛情也不會引起慾望。
但是他竟然演化成現今人人愛用的可愛愛心符號。
❤❤❤ 究竟是為什麼呢??
❤ 我們經常使用的這個符號,在年輕人的訊息中經常出現,
但卻被醫學人員所厭惡。
現代社會這個符號無處不在,掛在項鏈、耳環和手鐲上,雪花般的情人節卡片上,印在T恤上,牆上的塗鴉以及所有的媒介中。
「心形」起源
歷史學家發現公元前 3000年的許多文物是類似於現代的心形,
但是這些早期的實例實際上是表示
常春藤、無花果樹的葉子,與人類的心沒有半毛關係。
比如在古希臘,這個符號常用來描述
葡萄葉子,指酒神狄俄尼索斯。
牧師在節日和宴會通常佩戴這樣子的花環:
除了希臘人,世界其他地方也是用這個符號表示
某種葉子。
在伊特魯裏亞藝術(公元前4世紀義大利),這些常春藤葉子象徵著
生育、忠誠和重生,往往出現在婚禮儀式上。
在公元前 2世紀,佛教開始使用這個符號表示
遮羞布,這對他們來說代表啟蒙。
在 2世紀的昔蘭尼古城,這個符號象徵
串葉松香草,古代一種用於避孕的植物。
這種植物在昔蘭尼非常有利可圖,於是這種植物的種子符號被印在了
貨幣上。
盡管這些符號和我們現在的「心形」一樣,但是和人的心臟卻是毫無關系。
歷史學家也不確定什麼時候這些表示葉子的符號成了人類心臟的代表,但答案可能在於
缺乏對解剖學的理解。
希臘醫生 Galen 進行過一些早期的人體解剖學研究,在為角鬥士檢查時可以不用解剖青蛙,而直接檢查人體器官,
在他 22卷的醫學文本研究中,其中包括心臟的描繪,像松果或是倒置的葉子。
中世紀和前一段時期,由於羅馬天主教會反對解剖(宗教權力禁止屍檢),解剖相關的醫學知識大量丟失。
因此,
學者、藝術家和醫生不得不依賴於古代的「幽默元素」解剖描述。
Galen的作品——包括他的心型圖示被普遍接受並且擔任「權威的基礎醫學作家和醫生」近1300年。
心形興起
13 世紀中期開始,♥ 符號開始出現在藝術作品中,不是代表常春藤葉子而是人類的心和愛。
第一個已知實例出現在「
Le roman de la poire」(「浪漫的梨」),1250 年前的一個法國愛情故事。
這本書中有一個男人將他的心(他愛的象徵)獻給他心愛的女子。
這可能是最早的現代心臟標誌:
解剖學在16和17世紀有了相當大的進步(包括達文西高度精確的人類心臟圖紙),心形符號人氣暴漲。
▼達文西的人類心臟圖紙
在之前的描述中,心通常是倒置的,但從1500年起,心臟符號開始變成正的(尖朝下),
並出現在繪畫、書籍和紋章上。
這裏我們挖出了幾個例子:
▼法國一本書《Petit Livre d"Amour》(1500年)的一張插圖
一個人把他的心放進一朵瑪格麗特花中,後者象徵著他的情婦。
▼盾牌代表耶穌受難的五個傷口(c.1530s),準確地表示了人的身體部位,除了心臟。
▼聖奧古斯丁拿著燃燒的心 (Philippe de Champaigne c.1650)
另一個將心形地位推上巔峰的是
撲克牌的出現和流行。
埃及馬穆魯克在 1370年發明了第一幅撲克,由杯子、硬幣、劍和馬球棍組成;
到1450年,日耳曼人改成了盾牌、玫瑰、橡子和鈴鐺。
直到1500年的早期形成了現在通行的三葉草 (梅花)、寶石 (方塊)、皮克 (黑桃)和心 (紅桃)。
撲克牌逐漸流行起來,心形符號也隨之成為不可改變的主流。
但最終定位還是
羅馬天主教起到的作用。
1673年12月27日,修女瑪格麗特·瑪麗·阿拉科克聲稱遇到了耶穌。
這次相遇耶穌告訴她「她在他心頭安息」,宣告了他對這個世界永恒的愛。
這個故事最終塑造了奉獻的「聖心」,人們相信耶穌的心代表了他對人類的神聖之愛。
到了19世紀,
❤ 成了長期以來表示人類心臟的首選符號,同時也是愛的象徵。
1977年,紐約市開始了「
我 ❤ NY」的廣告活動,
這是第一例把這個語標符號當動詞「愛」去使用的實例。
此後,它不僅成了愛的標誌,還直接代替了動詞:「我 ♥ ____ 」
成了人們在情人節卡片、情書和(後來的)文本訊息中,表達他們對彼此的感情的方式。
有趣的是,薩爾達傳說(1986)這款遊戲招募表情符號來表示「剩餘生命」時,心形上榜了,後來無數遊戲都複製這個用法。
此外,90年代,保健食品公司甚至是美國心臟協會也把心形作為了幸福的符號。
現在,這個符號到處都是。
曾經有人嘗試畫一個精確的心來證明其在解剖學上是多麼錯誤。
盡管我們現在知道心臟是一個複雜的事物,既不可愛也不散發愛的感覺,
但
♥ 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成為隨處可見的東西了。
Via:煎蛋
本帖最後由 lmfao12345 於 2015-4-30 16:39 編輯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