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20年來一直都住在車站的台灣癡男,從大好青年變成流浪街友只為等到突然消失的她…
只為當年的一個小小約定。
阿記原籍台灣基隆的一個普通居民,卻因二十年一直堅守在車站門口而廣為人知。他之所以如簇堅持,全都只因為當年的一句承諾,他以為只要自己堅持不放棄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願望。這二十年來他似乎已經習慣了默默地等待,再多的人勸他放棄他都不為所動,一直堅持守候那份承諾。
▼原來阿記是在等待二十年前跟自己約定好的女朋友,這一等就是二十年。
已經四十七歲的阿記,患有小兒麻痹症,行動能力不太好。據社工說,雖然跟阿記當年約定好的女朋友已經失去了聯繫,但他依然堅持在車站等候。慢慢地,阿記已經變成了衣衫襤褸的街友。阿記在火車站最初落腳的地方是地下通道,他似乎沒有平躺著睡過覺,總坐著或者抱著手扶梯睡覺,好像要隨時準備起身找人,後來他轉移到了車站側門出口旁邊,這樣他就每天都能看到路過的每一個人。
每當被問起過去,一向沉默寡言的阿記更是一言不發。社工看到衣衫襤褸的街友實在是不忍心便在三年前介入照顧,他們聯繫到阿記的妹妹。據他妹妹描述,哥哥當年說要去台南尋找女朋友,之後就沒有了音訊。當她見到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哥哥已經淪為街友的時候,妹妹傷心難耐,堅持要把哥哥帶回家,但是無奈哥哥最終還是拒絕了。
阿記常年生活在車站門口,總有善心人士為他提供吃的。他總是在周圍的公廁盥洗,但是時間久了他身上難免會異味,於是社工人員就把乾淨整潔的衣物放在阿記的旁邊,阿記只有在那些人走了之後才會換上乾淨的衣服。去年年底,社工終於說服他離開了火車站,每週到安置機構沐浴、剪髮、用餐,同時還讓他入院治療他的蜂窩性組織炎和糖尿病。但是後來阿記還是逃出了醫院,又回到了車站的老位置,繼續守候。據社工們分析,估計像阿記這樣的街友,可能由於流浪的時間過長,他們都已經與社會脫節了,感覺自己已經回不去了,才會選擇繼續流落街頭吧。
值得欣慰的是阿記現在已經決定參加街友餐會了,這將是他流浪多年後首次正式與人共桌吃飯。當提及到再將他安置到安置機構的時候,阿記還是再次拒絕了。我們不得不說,阿記二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是感人的,很多都人為他的這份堅持拍手叫好!將這個感人的故事傳遞出去吧,讓更多地人感受到人間處處有真情!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