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知/大陸中山大學啟動 大陸本土引力波探測工程
![]()
美國科研人員11日宣布,首次探測到引力波。 大 中 小 北京時間2月11日夜間,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引發全世界關注。與此同時,有消息稱中山大學也在2015年啟動了大陸本土重大的引力波探測工程『天琴計劃』。根據北京青年報報導,記者13日從中山大學求證得知,中山大學確實在進行關於引力波探測工程『天琴計劃』的研究。『並非網上所說的是「炒作」』,研究的初步想法產生於2014年,已於2015年7月份正式啟動了此項研究計劃。記者從引力波論文作者之一、LIGO科學聯盟核心成員、加州理工學院陳雁北教授那裡瞭解到,早在去(2015)年中山大學就已經與陳教授在關於『天琴計劃』的研究方面上取得了聯繫,並一直在討論如何幫助『天琴計劃』更好地實施。『大陸國內有許多大學、科研組織等雖沒有進行相關的實驗,但是都有參與引力波的研究討論。』陳教授說。
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淼教授——
中大將在山上建五千平方公尺觀測區『天琴計劃』的消息一經發布便引起了廣泛的熱議。13日,從事『天琴計劃』研究的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淼教授接受了記者採訪。
計劃將持續20年 發射六顆衛星助研究北青報:『天琴計劃』最初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李淼(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想法是2014年的時候就有的,2015年時候啟動的。北青報:為什麼想做關於引力波的研究?
李淼:最開始提出研究想法的是羅俊校長。其實大陸已經就引力波的研究討論了將近10年的時間了,羅校長認為我們大陸也可以有、需要有這種立足本國的與國際合作的大的科學研究專案。北青報:『天琴計劃』是什麼樣的科研計劃,需要如何實施?
李淼:『天琴 計劃』是一項很大的科研工程,分為四個部分來進行。簡單地說,首先是『月地測距』,就是月亮到地球的距離。這在大陸是從來沒有過的首次測量。通過測距測得月亮以及地球的動態變化。同時檢驗牛頓萬有引力常數的變化。『月地測距』研究過後會發射一顆衛星做『天琴』前期的研究,來驗證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的原理,以及『天琴』未來研究所需要的技術。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