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室不能說的秘密:為何一半皇家子嗣都養不活? 萬萬沒想到是....再也不會羨慕皇族!
歷代帝王皇子皇女夭折的很多,
而清朝尤其嚴重。
清代後期三位皇帝
同治、光緒、宣統都不能生育,被很多人拿來作為大清王朝氣數盡了的證據。有人做過統計,如果從入關當皇帝的順治開始算起,清代共經歷10個君主,宣統帝在童稚之年退位,當時還沒能力生育,不做考慮,其他9個皇帝生育能力是可以考證出來的。
結果令人意外,如果把15歲以前去世的皇子皇女算是夭逝身亡,一共有74人。但清代9個皇帝子女總共才146個,身亡是出生人數的一半,也就是說生2個小孩就有一個早夭的。這個數據放在平常的富貴之家,也顯得有點淒慘。本來按道理說,作為帝胄應該擁有最好物質生活條件,得到最好的照顧,但死亡率卻居高不下,實在令人觸目驚心。
為什麼這些皇家子嗣存活率這麼低呢?
這其實跟他們父皇有關,皇帝大兒子、大女兒經常很短命。順治帝長子、長女早夭,康熙帝頭6個子女都在4歲以前亡故,雍正帝大女兒和頭3個兒子也是殤逝的,乾隆帝長、次女及次子分別活了2歲、1歲、9歲,嘉慶帝長子和長、次女均於4歲以前離開他們父皇,道光帝頭6個子女,沒有一個人能夠活到成年,咸豐帝長子亦是幼殤的。
光是這上面提到的就有25人,占殤逝總數1/3。
為什麼皇帝大兒子、大女兒們容易早夭呢?
道理說來也很簡單,
因為這些皇帝生孩子的時候,自己還都是小孩,發育不全。偏偏夭亡者生母也是和皇帝年紀相仿的少女,性發育也未必成熟,
他們結合後勉強生出的孩子,難以存活。
下面就來看看清代皇帝幾歲有了孩子的:順治帝15歲得其長女、康熙帝14歲做父親,
所夭亡的頭6個孩子全是他在18歲以前生養的;雍正帝所歿的長子、長女是他17歲那年出世的;乾隆帝18歲生的長女沒能夠養活下來。這裡所說皇帝生育年齡還都是虛歲,如果按實足年齡計算要減去1歲。生育要10月懷胎,這又要減去1歲。再這麼一算,
康熙帝第一個兒子是他12歲時播種,毛還沒長齊,就想播種生孩子,也難怪孩子發育不完全了。
皇帝年齡都這麼小,老婆們也不會比他們大到哪裡去,於是這就成為
小孩子生孩子的情況,這樣出生的小孩身體素質很難好到哪裡去,本就有先天的不足,早夭也是可以理解的。
就算這些皇帝成年後,他們的生殖能力也未必好。
當然,這個生殖能力並不單是數量問題,也是
品質問題。像康熙、乾隆這樣的皇帝身體素質尚好,生出來幾十個皇子皇女也不是問題,但到了後面幾個皇帝,身體素質較為一般,而
早就開始有了性生活,可供選擇餘地又多,難免會縱欲過度,精子品質很容易出問題,導致生育的皇子皇女體格不佳,甚至於皇帝自己生育能力喪失。
比如說光緒皇帝死前一年,他自己分析病原: 「遺精之病將二十年,前數年每月必發十數次,近數年每月不過二三次,且有無夢不舉即自遺泄之時,冬天較甚。近數年遺泄較少者,並非漸愈,乃系腎經虧損太甚,無力發洩之故。」
(翻譯:遺精的毛病困擾他20年,他死時才36歲,也就是說他15、16歲的時候已經開始有了病態的遺精,每月多達十幾次,以至於舉起來可能都困難,更別說去散播龍種。)
光緒皇帝如此,其他皇帝也必定都在少年時代已經有了房事。
房事過度,不僅會累垮自己身體,還會牽連到子嗣問題
清代末三位皇帝均無後,一個王朝的當家人連子嗣都沒有
又怎能期待他們有康熙、乾隆一樣的魄力,縱橫四海呢?
可謂環環相扣阿.......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