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發哥論球/兩岸華人足球翻轉路何在

中華隊在去年世足資格賽表現不理想。(圖/中央社資料照) 大 中 小 2015年海峽兩岸的華人足球,在世界盃亞洲區第二輪40隊資格賽同陷死期,中國大陸隊不必等到2016年三月最後再戰,便叫外籍教頭佩蘭提前下課,而中華台北隊五戰全輸早早注定出局,但台灣球迷相挺到底依然寬容對待國家隊。今天兩岸華人足球均力求來日翻轉,問題是路何在呢?2015年在台灣的確是很不一樣的一個足球年,國家隊征戰世界盃資格賽,整個年踢下來戰績1勝6負,進6球失16球,第二輪更五戰全敗,FIFA世界月排名也直直落,掉到182位,光看成績實在很不理想,但現役的國家隊實在有夠幸福啦,無論戰績如何差,第二輪一勝難求的窘境下,卻擁有無數的血性球迷在背後死忠地支持他們一場接一場熱烈捧場到底。先探究咱們台灣的足球老問題吧。兩年前的此時全國足協改朝換代迎來最年輕的理事長林振義,發哥當時便忠言逆耳送上常強調的一段肺腑之言:首先,今天看人家日本足球夢想的實現,可是歷經多少歲月的規劃與努力執行而成,拿日本的足球維新成功,他們不會急功近利,改造工程啟動時,先把重點放在其國內足球體制與賽制的完善,致力推動大規模的青少年培訓計畫,進而成功步入轟動亞洲的日本職業足球聯賽,經職業水準的洗禮與帶動下,自然而然促使日本國家隊戰力提升,成為亞洲最具與歐美強隊對抗的國家。發哥再次強調,男足也好,尤其木蘭女足的凋零,歸根究底仍在沒有好好重視青少年的開源,更缺乏長期有系統的養成制度。故今後一切規畫執行一定要講求制度化與組織化,務必去除以前為人詬病的「人治化」操控。更別再短視只看眼前績效,再造札根才是我們今後重振足運的第一大工程。其次,台灣的足球大環境不改變,我們的足球實在難以突破。改善工程千頭萬緒,但必須清楚輕重緩急,而大前題必須設法讓政府與大企業都能認同下,全力支持兩大重點:貫徹執行基礎札根,以及邁向職業化帶動國家隊實力提升。提升整體實力的根本乃在本土聯賽的素質改變,而爭取外援與海外深造倒在其次。這方面的投資必須長期努力,很重要的是一定要用對人,費心思,花大錢改造台灣的足球根本才可為。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