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論壇》黃創夏/小英改革的第一步:分身止步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赴中科院展開國防產業之旅。(圖/民進黨提供) 大 中 小 蔣介石身邊曾經有一批侍從,掌握國政大小事;蔣經國也用心腹做為統治爪牙;誰都知道李登輝身邊的大紅人是蘇志誠;陳水扁以馬永成為首的童子軍團,更是他權威的重要支柱,接下來,馬英九仍有那種偏寵金溥聰,以及透過金溥聰攀龍附鳳的特定幾位身旁「小朋友」,繼續延續著「分身政治學」。走過彎路,要學到教訓,蔡英文逐漸邁開執政的第一哩路,更該「禁絕分身」,終止七十年以來的歪風!執政者愛用身邊親信,讓這些「分身」雖然未必有法令上與制度上的權柄,但因他們和實權者太緊密了,讓他們有了「如朕親臨」的效果,「非正式權力」凌駕並指揮著「正式權力」,一向都是台灣政治運轉中永恆不變的定律。僅管政治學的ABC都知道,施政靠心腹、親信當道時,各類政治機器的專業能力雖然可能效率高,但整體效能不小心就會被抹殺,施政與作為不可能不因此產生扭曲。問題從來不是因為「分身」跋扈,而是根源於「本尊」對權力的不安全感,擔心「大權旁落」,偏愛「天威難測」的「寡頭政治」,讓台灣雖然整個經濟與社會雖然早是「現代化」,但實質的政治運作,總是離不開宮廷密室班的「前現代」親信政治。這是因為從台灣開府治理起始,台灣的當權者就信心不足,不是不信任沒有關係的人,就是害怕和比自己強的人共處,於是「偏愛徒眾,迴避師友」,也就是相信一些「以己為尊」的跟班、親信;對於那些能力、威望比己強的人,敬而遠之。造成了「分身政治學」一直是台灣權力運轉的真正核心樞紐。「分身政治學」體系從早期的「侍從官政治」,搞到「幫派政治」,近來更發展成了「總管政治」或「太監政治」,掌實權者喜歡讓幕僚當「分身」,這些新貴施政「值星官」往往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經常造成運轉機制結構性的扭曲。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