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安全嗎/土壤液化風險 關鍵在建築設計與施工品質

▲我家有土壤液化風險嗎?建築師陳啓中表示,關鍵在建築物設計與施工品質。(圖/陳啓中提供) 大 中 小 高雄美濃地震造成台南維冠大樓倒塌憾事,引起民眾們關切「我家是否有土壤液化風險,又該怎麼辦?」對此,建築師陳啓中表示,根本不用擔心!他說,台灣地震史上從來沒有一次因為土壤液化造成傷亡,關鍵還是在於建築物的設計與施工品質。土壤液化潛勢區查詢系統已正式上線,陳啓中指出,這個版本的問題在於,2.5萬分之1的比例尺太小,且鑽孔位置不全面,整體來說精確度不夠,需要等待更精確的3000分之1比例尺版本推出。民眾關切,自家建築物在高、中、低潛勢區該如何因應。陳啓中說,按照建築工程的觀點來看,位於中、低潛勢區時應該可以「不用理會」。他進一步解釋,低潛勢區的安全性沒問題,而中、高潛勢區的建物,根據他在921地震與此次台南地震的經驗,因為建築物的重量,大樓類的房子只會造成傾斜、下陷而不會倒塌,低矮比較輕的房子則會浮出,基本上都不會造成人員傷亡。對於高潛勢區,陳啓中說,要先觀察建築物的建築圖、結構圖、地質鑽探資料等,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是否已考量土壤液化因素。此外,大樓建物的地下室若是開挖在2層以上,基本上安全無虞,地震來時頂多只會造成下陷或傾斜。他說,以1棟屋齡2、30年的房子為例,若是因為地震出現傾斜或龜裂,這時再來評估是否扶正或補強、拆除重建。陳啓中強調,台灣在1996年以後興建的建物,都必須將土壤液化的因素納入建物設計與施工的過程。除非是建築物設計不良或建商偷工減料,否則土壤液化單一因素並不會造成建物倒塌的人員傷亡。至於政府相關的補助,陳啓中表示,政府有提供老屋健檢,也就是921地震之前的房屋,可以先做「耐震初評」,其中就有一項就是關於土壤液化的評估。如果被評定為高潛在危險建築物時,才需要更進一步做「耐震詳評」,再來決定是否需要補強、重建或是都更。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