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數據分析時代|若MJ天生是“外星人”,那Curry就是人造『外星人』
2015年3月19日,勇士主場對上老鷹,戰至次節5分15秒,勇士24秒進攻時間即將耗盡,Curry被多人包夾逼到底角,在沒有傳球空間的情況下強投三分。老鷹最好的外線大閘抓住了機會,那是至今一年多來,Curry唯一一次三分被打鍋。這過去的1年內,Curry出手超過800個三分球,從未被打火鍋。Curry的無解三分球,已被ESPN盛讚為「新時代天勾」,仍在不斷挑戰著人們對籃球這項運動的傳統認知。
![]()
1個多月前,一家名為Degree MotionSense Lab的研究機構通過生物分析和動作捕捉技術,得出了關於Curry的各項研究數據——當他運球連續變向時,腳踝峰值速度達到5.09米每秒;0.5秒內,他變向運球+後撤步能撤出1.6米出手空間;從就位到皮球出手整個過程耗時150毫秒,即0.15秒,正常人每次眨眼的速度在0.3到0.4秒之間,所以就算防守人能預判Curry的動作,也無法干擾他投籃,因為一切都已經「太遲了」。Curry是怎麼做到的?首先是一套名為「Fitlight」的訓練系統,訓練時場內有多個放在指定位置的光束棒,Curry要在一手運籃球,一手運網球的同時根據光束棒顏色變化做出不同動作。該訓練可以提高球員的反應能力,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在場上快速決策的能力。適應普通強度訓練後,Curry還會戴上一副透光度極低的墨鏡繼續訓練。「在這種情況下,他幾乎是看不見的,我們訓練的就是他在視線不好的情況下運球的反應能力和專注程度,」勇士公關部負責人雷蒙-裡德說。
![]()
訓練投籃中,Curry會穿戴一套名為「Shottracker」的裝備,它包括可以戴在護腕或者護肘裡的人體感應器,裝在籃網上的投籃感應器,以及統計並分析數據的手機APP。它的作用是記錄投籃的精確度,得出的數據諸如當你進行100次同一位置的投籃時,手肘手腕在什麼位置投籃的穩定性最高,球員可以隨時根據數據矯正投籃姿勢和出手弧度。勇士是全聯盟最先使用這個裝置訓練的球隊,2015年曾在著名的《體育科學》欄目中嘗試完全黑暗情況下三分出手10投8中的Thompson是這套裝備的代言人。
![]()
最後,勇士球員還會在訓練中穿戴一套由「彈弓體育」研發的裝備,他們提供的GPS裝置可以嵌入球衣背部,記錄球員的心率、速度、奔跑距離、負重、加減速力等等數據,分析師可以通過連線電腦繪製圖表,球隊則能由此判斷一段時間內的訓練、比賽會不會讓球員過於疲勞,進而安排他們輪休。
![]()
「我們的終極目標是有一個像電腦遊戲裡那樣的疲憊指數,」勇士助理總經理科克-拉科布曾說,「然後這位技術主管(也就是他本人)就可以告訴教練:‘這名球員的疲憊指數是77,標準是75之上的球員可以出場。’」目前NBA有多支球隊在和彈弓體育合作,勇士和馬刺是最忠實的使用者,小牛老闆Cuban甚至投資數百萬美元,只為彈弓體育研究出更完善的裝置,提供更全面的數據。
![]()
特殊訓練,數據採集,分析判斷,改進技術,收穫成果。這是Curry,也是勇士獲得成功的祕訣。Curry已經成了「當代Jordan」,勇士即將打破96年公牛的72勝10負歷史紀錄,一週前,勇士將他們在NBA賽場上的統治力帶到了數據分析世界。第十屆麻省理工學院斯隆體育分析峰會上,勇士獲得最佳數據分析球隊獎項。勇士總經理Bob Myers代表球隊領獎。致獲獎感言時他說:「能獲得這個獎項,我們深感榮幸和自豪,數據分析已經成為職業體育界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幾年我們已經把數據分析提升到了球隊的重要層面,我得感謝助理總經理科克-拉科布,他領導著我們的數據分析部門,是我們能走到今天的重要功臣。」Miles執掌的勇士獲得該獎項,不僅因為他們通過各種高科技裝置和數據分析,幫助4年前還在腳踝傷勢中掙扎的Curry成長到天下無敵,還因為兩筆締造勇士總冠軍的交易。2012年3月,勇士將Ellis、Brawn送到公鹿,換來Bogut和Jackson;2013年夏天,他們又在和金塊、爵士的三方交易裡迎來多個未來選秀權,換來Iguodala。第一筆交易確立了Curry的核心地位,第二筆交易則收穫了一個總冠軍賽MVP。談起這兩筆交易時Miles說:「你可以通過操縱數據來給客戶看球員最好的一面,掩蓋球員的弱點,強調球員的優勢。可像Iguodala、Bogut這樣的球員是最特別的,他們呆過的球隊一直名列防守前五或前十,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數據。那幾年我們在防守上表現得不好,所以強調球隊必須加強防守。那該怎麼做?交易來Bogut,買來Iguodala。如果你能在球隊裡填入兩位像他們這麼優秀的防守球員,我們在防守端的效率值就會提升。」現在,勇士主打小球時,Iguodala是球隊防守中堅,需要抵擋對方衝擊內線的時候,Bogut就是Kerr最好的選擇。
![]()
去年代表NBA獲得該獎項的球隊是馬刺,總經理R. C. Buford獲得終生成就獎。馬刺的戰略研究部總裁叫科克-戈德斯貝里,過去10年他都是斯隆峰會的常客,他的上一份工作是Grantland的數據分析專家。今年馬刺無緣最佳數據分析球隊,仍收穫了另一項重要榮譽,2011年夏天馬刺用Hill換來Leonard的交易,在斯隆峰會評選的過去十年職業體壇最佳管理層運作中榜上有名。Leonard職業生涯5年,從西區決賽到總冠軍賽,再到總冠軍、最佳防守球員、總冠軍賽MVP,5年前,有人預料到他會成長到如今的地步嗎?這個斯隆峰會是何來頭?它為什麼能引起全美,乃至全世界職業體壇的關注?2006年,一群醉心於數據分析的體育從業者為了給志同道合人士提供交流看法的平臺組織一次小規模的集會,當時與會人士只有150人,火箭總經理Daryl Morey是奠基人之一。十年時間過去,今年斯隆峰會的參與人數接近4000人,入場券價格高達575美元,依然一票難求,參與斯隆峰會職業球隊不僅來自北美四大聯賽,NCAA、WNBA,還包括大洋彼岸的英超、意甲,如你所見,數據分析的大潮正在席捲全球體壇,這樣的趨勢已經沒人能夠改變。NBA最堅定的「數據分析反對者」是Charles Barkley。他說過:「跳投隊無法奪冠。」勇士做到了。他說過:「馬刺從來不靠數據分析。」馬刺在斯隆峰會上獲得的一堆獎項打腫了Barkley的臉。他的「數據無用論」得到過Cuban的支持,Cuban是幾乎每一年斯隆峰會的常客。當然多年前他還說過:「姚明不可能在一場比賽裡拿到19分。」結果大家都知道,Barkley親吻了驢屁股。
![]()
湖人教頭Scott是Barkley的支持者之一,過去兩年他經常拋出「我不相信三分球可以奪冠」的言論。而今年,湖人助理教練兼籃球戰略部負責人克雷-莫澤爾首次出現在了斯隆峰會現場,「這是一個你必須要來的地方,」莫澤爾說,「你得來看看這兒都有什麼新的東西,保證你得到的數據能跟上這一行發展的節奏。」斯隆峰會前6年,湖人沒有派過代表參會,直到2013年,他們還是NBA唯一一支和斯隆峰會無關的球隊,去年ESPN撰文批評湖人,說他們已經落後於時代,「終於等到這一天了,」ESPN得知湖人派出代表參會之後感慨。同時湖人也終於成立了數據分析部門,由莫澤爾本人主管。也許他們在數據分析這條路上還追不上馬刺、勇士,甚至火箭,可至少,這是個不錯的起點。「數據派和實戰派從來都不是敵對關係。」今年與會的NBA教練代表之一Thibodeau針對諸如Barkley和莫雷的口水仗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他的觀點得到了布萊恩-科普(SportsVU球員追蹤系統締造者)的認同,科普說:「人們總會以為,有了新的數據分析,很多東西都會被顛覆。但數據分析的意義和目的從來不是這樣。」
座談期間,Thibodeau再次提到了讓過去幾季NBA發生鉅變的中遠距離兩分球,他說:「我們不能讓人上籃,我們不能讓人射底角三分。我們要逼對方做遠距離中投。我們會讓球隊明白,如果對手進了這樣的球,就要逼迫他在同樣的距離繼續出手。對方再這麼投的話,他的命中率只會不斷降低。如果他們投中了,也沒關係,因為這種出手不會戰勝我們。」比如說Curry,新秀賽季他在10尺到三分線的出手佔比為40.3%,本季只有13.3%,你可能會覺得,是因為Curry投的三分越來越多,距離越來越遠。事實上,本季他在3尺內的出手佔比有22.6%,連續第4個賽季增長,除了三分球,也很少有人能防住Curry的突破拋投,他的拋球弧度極高,讓防守人無法火鍋。所以更高效的攻擊位置選擇,才是Curry成為當下聯盟最難被防住的超級得分手的真正原因。Thibodeau目前還沒有找到新的工作,他是一個公認的頑固派教練,強調防守和身體對抗。隨著球員追蹤技術日漸成熟,NBA球隊對球員的體能狀態有了更好的瞭解,Thibodeau因為在公牛時過度使用明星球員引起了很多爭議,他也被問到了這個問題,Thibodeau態度依然強硬:「如果你跟我說一名球員每場上場時間少於32分鐘,他永遠不會受傷,我當然不會讓他打32分鐘。但問題是,你這個保證是做不出的。球員在任何時刻都有可能受傷。我們在這方面沒有收集足夠的數據,不能提供一個精確的答案。」相比之下,過去兩季NBA的總冠軍教練Popovich和Kerr要聰明的多,Popovich喜歡讓球員輪休是出了名的,Kerr也曾在一次被數據追蹤圖表提醒Curry和Thompson有些過度疲勞的情況下安排「水花兄弟」輪休。前文說到,提醒Kerr的這套系統是可穿戴裝置,該技術也是今年斯隆峰會談論最多的主角之一。另一塊會場上,塞爾提克「名將」——「白曼巴」斯卡拉布萊恩談及可穿戴裝置時開起了玩笑,他建議球員應該一天24小時都穿著這套裝置,這樣你就可以知道他們凌晨4點是在訓練還是在睡覺了。Thibodeau自然還是不感冒,他說,首先我們不知道這樣的裝置穿戴起來是否舒服,是否容易脫落,然後,它產生的數據一定要非常有實際價值,才能進一步在聯盟中推廣。塞爾提克助理總經理邁克-扎倫則重點談到了SportsVU,他說他在2010年季後賽全聯盟29座場館都裝上這套數據追蹤系統之後,問過朗多認為自己一場比賽能跑多長的距離,朗多回答可能是7到8英里,同樣一個問題,體能訓練師布萊恩-杜回答說3英里半到4英里,SportsVU數據顯示,是場均4.2英里,「如果你不知道這些的話,你的訓練方式就有可能是錯誤的,」扎倫說。SportsVU數據追蹤系統在斯隆峰會十週年上獲得了最佳創新獎,這項技術誕生於2005年,由以色列科學家麥基-塔米爾發明,用於追蹤導彈。2008年美國Stats公司收購了這套系統用於籃球數據分析,2009-10賽季火箭、馬刺、雷霆和小牛成為該技術的擁躉,現在該技術已經被NBA收購.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球館上空的6個超高清攝像頭每秒抓取25幀圖片的超快速度,再通過複雜的計算公式和比賽的play-by-play數據同步,紀錄下每名球員的每個動作,包含跑動、觸球、運球、傳球、投籃等你能想像到和籃球相關的所有數。近幾年來,出現在斯隆峰會上所有和籃球數據分析相關的論文都基於SportsVU系統,SportsVU可能就是高階籃球數據的未來。不過正如連續兩年參加斯隆峰會,被《點球成金》的作者邁克爾-劉易斯譽為「是一只跟實驗家一樣瞭解實驗的小白鼠」的巴蒂爾所說,現在聯盟中還有很多球員不願意去瞭解這些數據。他說:「這是因為數據讓人感到可怕,數字一多就會讓許多人感到頭暈。你得花時間投入,理解這些數字的意義。數據告訴我們這些事之前,約翰-伍登,Phil Jackson,Pat Riley這些老帥就說過:‘我們得攻擊籃筐,得製造罰球,得限制對方的罰球,得從快攻中得分,得去爭搶籃板。’這些都是籃球中非常基本的東西。數據分析所做的是深化並解釋它們為什麼重要。其實都一樣,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而這個形式會讓人感到可怕,因為大數據本身是讓人畏懼的。」期間他提到,聯盟中對數據分析態度最開放的球員是熱火時期的隊友LeBron。推薦閱讀:「我在達拉斯天氣晴!」 離開勇士後David Lee仍與他們保持熱絡『走步規則』觀念釐清,怎麼跟NBA球星示範的不同?(10P)「如果不是Curry,五打五到底怎麼打?」 灰狼教頭罵球員的過程中,也許可以知道端倪!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 喜歡這篇嗎?快分享吧! |
前一頁
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