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人物/職業打假人「收錢噤聲」潛規則 有人坐擁豪宅

職業打假人。 大 中 小 他們很少以真面目示人,很可能是逛街時與你擦肩而過的路人甲;他們爛熟法律規定、精於索賠技巧,即使被奉為打假英雄時,也毫不避諱『逐利』的初衷。職業打假20年,他們有人出入乘豪車、坐擁豪宅,也有人被無情淘汰,爭議始終伴隨。記者走近職業打假『老炮兒』,探究這個群體背後的『江湖』。江湖
「打著王海的旗號反王海」
根據新京報報導,1995年,22歲的王海在北京隆福大廈購買了12副假冒索尼耳機,並依法獲得賠償,從此走上職業打假道路——這是大陸民間打假的開端。『職業打假人』迅速引起關注和效仿。無數個『王海』奔向各地商場、市場,媒體上經常看到各種黑幕被曝光、知名企業陷入『造假門』。那時,楊連弟還是北京一個連鎖超市的店長;前公安民警、工商局幹部劉殿林已『下海』經商,受『王海現象』影響,二人開始打假生涯。劉殿林專程從河北到北京『拜師』。一年後漸豐,劉因不認同當時王海的觀念和打假模式等,與王海分道揚鑣。其拉著一幫人組成聯盟,『打著王海的旗號反王海』。打假人與商家的『恩怨』也頗有意味。『3·15』前,『大佬』楊連弟親自出手,向北京一家銷售過期糕點的知名商場索賠。他說這家商場的總店是他打假起點,他也因此被列入『黑名單』。很長一段時間,他甚至不能在總店正常購物,因此對商場『格外關注』。劉殿林則因揭露涼茶中違規添加藥物與一家涼茶企業結仇,但幾次交鋒後『一笑泯恩仇』,被聘為打假顧問。往事
曾有人被打死後拋屍
『曾有打假人,被打假對象雇來的人在派出所門口打成重傷。』王海說。劉殿林說,在廣州『暗訪』人血白蛋白造假時被對方識破,他的兩個『拜把兄弟』險些被打死。『有次打假牙膏,我們被幾十個操著鐵棍子的人圍毆。6人在醫院急診室裡躺了一排,有個兄弟胳膊腫得和腿一樣粗。』


[圖擷取自網路,如有疑問請私訊]

本篇
不想錯過? 請追蹤FB專頁!    
前一頁 後一頁